专家:多措并举力促中国民营经济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在京举办“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多位与会专家指出,目前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未来国家将多措并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持续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座谈会上指出,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融资难、融资贵。要破解融资难题,需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对金融风险要有正确认识,不能以防范风险的名义把更多具有市场化的非正规金融一棒打死。”刘尚希说。
除了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刘尚希认为,加快完善产权制度也是当前重要的改革内容。通过构建完善的产权制度,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市场化配置,让不同的市场主体充分、公平地使用生产要素。
在中国40年的改革历程中,民营经济的发展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银温泉表示,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等,不断释放民营经济活力。从中央各项政策措施来看,国家一直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银温泉同时指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确遇到一些困难,这是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中国经济本身的周期性、结构性因素,也包括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改革措施,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同时加大要素市场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
谈及国家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提出了四方面建议。一是提高政策稳定性,不搞运动式执法;二是提高支持透明度,给予企业稳定的预期和政策适应期;三是进一步增强民企信心,加强市场稳定;四是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扩展减税降费的空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所长臧跃茹对中国民营经济未来发展信心十足。她认为,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机制、体制方面更为灵活,自我革新、修复能力强,经过短期阵痛,未来发展会更有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推荐排行榜
-
2020-12-10 15:47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推荐热门推荐
-
2020-12-10 15:47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