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大气环境监测站正式建成 将服务于南海地区国家和民众

据生态环境部11月9日晚间通报,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日前已全面建成。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郑皓皓就综合监测站建设目的、主要功能、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南沙大气环境监测站正式建成,将服务于南海地区国家和民众

郑皓皓介绍,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将服务于南海地区国家和民众,为其提供及时、可靠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

问:为什么要建设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

答: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高、监测网络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目标明确、功能齐全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主要包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大气环境背景监测网、沙尘天气监测网、酸雨监测网络以及其他专项监测网等。

根据我国大气环流特点,综合考虑空间分布、地域特征和生态功能等因素,生态环境部先后投资建设16个大气环境(背景)综合监测站,分别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吉林长白山、福建武夷山、山东长岛、山西庞泉沟、湖北神农架、湖南衡山、广东南岭、海南五指山、四川海螺沟、云南丽江、西藏纳木错、青海门源、新疆喀纳斯、西沙、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其中,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是我国大气环境背景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沙建设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既能及时掌握南海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又能为南海地区国家与民众提供可靠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同时,也是研究区域大气传输和气候变化的重要站点。

南沙大气环境监测站正式建成,将服务于南海地区国家和民众

问:目前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配备了哪些监测仪器设备?

答: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配置了PM2.5、PM10、SO2、NO2、CO和O3等6项常规指标,CO2和CH4等2项温室气体指标,以及黑炭、气象五参数和能见度等7项指标的监测仪器和质控设备,同时,还预留有酸雨、挥发性有机物、太阳紫外辐射等指标的监测场地,初步形成了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监测与气候变化观测相结合的综合监测能力。

问: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将服务于南海地区国家和民众,为其提供及时、可靠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它的建成填补了南海地区大气环境监测的空白, 标志着南海地区大气环境综合监测迈出坚实的一步。

同时,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位于西太平洋-东南亚大气传输和大气环流的重要通道,是研究西太平洋-东南亚大气传输过程的重要支点。通过长期的实地观测,为研究南海地区大气背景、温室气体、颗粒物组分和污染传输提供第一手的监测数据,从而提升区域大气传输、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研究的精度和水平,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南海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重要支撑。

问: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在现有监测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大气综合监测能力,不断拓展监测领域,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逐步开展气溶胶光学特性、臭氧前驱体、气溶胶组分、气溶胶粒径分布、垂直探测等科学研究。二是逐步拓展海洋水质、沉积物、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等监测,为南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支撑。三是逐步开展南海地区海洋垃圾、微塑料分布等生态环境状况研究,评估对南海地区生态系统影响,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南沙群岛及毗邻海域是我国唯一位于珊瑚礁核心分布区的海域,是我国热带渔场所在地。南海气象是涉及该海域关键水道、中国南部大面积地区的关键自然因素,相关岛礁气象观察搜集的数据,将对海上交通、养殖捕捞、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救援等范畴提供更出色的信息服务。

长期、定点、准确地监测限排温室气体本底变化,研究其源、汇和输送规律及其影响,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早在1987年就开始在南海修建气象观测站,永暑礁是最早设置气象和海事监控设施的岛礁之一。

标签: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