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网手机APP,免费午餐“不好吃”

如今,在各类手机应用市场上,蹭网类软件颇受欢迎,诸如WiFi万能密码,等等。通过这些看似免费的软件,不少人享受着蹭网的便利。殊不知,这些“免费午餐”的代价也是沉重的,个人信息等隐私数据很有可能被泄露,导致不必要的麻烦。针对相关问题,记者为广大网友答疑解惑。

问:蹭网APP是怎么窃取个人信息数据的?

主持人:用户安装蹭网软件后,凡是登录过的无线网账号和密码都会上传到服务器,其他用户在使用时,相当于直接破译了该WiFi账号。随着用户基数增长,可共享的账号和数据也就越来越多。表面上看这是“免费”,实际上其正在收集数据,有的甚至向其他平台出售数据。同时,这类APP还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破坏了“使用—付费”的市场原则,对付费者的正当权益造成侵害。此类软件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开发周期短、应用需求量大,开发者可通过植入广告、窃取信息等方式获利,各大应用商店对于APP准入审核标准不统一,部分APP不经应用市场也能直接在网页上下载使用。

问:如何治理蹭网APP乱象?

主持人:蹭网APP涉及隐私安全等问题,相关部门在核查是否涉嫌入侵他人WiFi网络和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基础上,依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理,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为依法有效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2017年5月份,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该类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作了详细规定,作为对个人信息安全刑事立法的重要补充,为追究和惩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提供了有力、具体的法律武器。电信供应商进一步提速降费后,手机用户流量相对比较充足,这也将降低蹭网行为发生的几率。

问:上网时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主持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被泄露、被滥用的风险增大。据相关部门统计,2018年上半年,54%的中国网民上网过程中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占比最高,达28.5%。

针对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可能存在的风险,专家提醒WiFi网络提供者应谨慎共享自己的WiFi网络,并定期更换登录密码;WiFi网络使用者应增强安全上网意识,谨慎使用WiFi蹭网类移动应用程序。此外,莫贪图蹭网的一时之便,占小便宜最终容易吃大亏。(主持人 李万祥)

关键词: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