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买到二手“问题车” 贷款合同竟变成融资租赁合同

杨女士花了近19万元,买到辆二手“问题车”。

前不久,封面新闻曾报道,成都市民杨女士在成都市双流区白家一二手车交易市场内,买到辆“问题”奥迪车一事。随着进一步调查取证,上一任车主告诉她,该车已被盗好几年了。而拿到相关证件后,杨女士发现,说好的贷款合同竟然变成了融资租赁合同……

杨女士将这些情况反映至相关部门,并找到车行讨说法。可几番沟通下来,双方都以争吵结束。2月22日,在西航港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所的见证下,杨女士和售卖该车的万里通车行老板又进行了协商,但由于在赔偿细节上未达成统一意见,最终她打算选择走法律途径解决。

以为是贷款却变融资租赁

问题二手车“套路多”

由于刚买车时,杨女士并未拿到贷款合同、保险单等相关证件,所以她心里很没有底。

“车行当时回复我还在办理当中。”之后,杨女士要求车行将这些证件都交给她。但在拿到证件后,她却发现当初说好的贷款买车合同,摇身一变成了融资租赁合同。

据杨女士说,刚开始车行老板跟她说签订的是贷款合同,这让她以为走的是正常贷款买车流程。可直到合同拿到手,她才发现,双方签订的是融资租赁合同。

记者在杨女士提供的《风险提示及融资租赁确认书》《收车及处置授权书》以及一份补充协议中看到,甲方为凯枫融资租赁(杭州)有限公司,文件右上角,印有“优信金融”四个大字。

对此,杨女士称,当初签订这些合同时,她以为是正常的贷款手续,但事后她才发现,融资租赁和贷款是有区别的。

车主要求退车退款赔两万

车行只愿赔偿两到三千元

杨女士为了买这辆二手车,已经花了近19万元。在22日与车行老板的沟通中,她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退车退款、撤销所有合同(包括贷款)。第二,支付我请律师的费用1万元。第三,支付因为这个事情产生的费用(误工费、交通费等)1万元。”也就是说,杨女士要求车行退车退款,并赔付两万元损失。

但车行觉得杨女士是在漫天要价,拒绝了这些要求,并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第一,不退车不退款,赔偿杨女士两到三千元;第二,可以退车且退款14万多元,其中5万元损失由杨女士承担;第三,给杨女士替换一辆同等价位和品牌的车辆。”

双方就这几点进行协商,但最终未能达成统一意见。杨女士说,她已不指望私下协商,下一步,将走法律途径解决。

记者 宋潇 实习生 施桂娟

+1

问题车二手车

【纠错】责任编辑: 陈凯茵

新闻评论

关键词:

来源:华西都市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