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三院飞云工程完成多架次自主飞行验证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樊俊卿】近日,国家航天局通过官方网站宣布,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导的飞云工程顺利完成了多架次自主飞行验证,取得阶段性成果。

飞云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提出的基于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来构建空中局域网,可实现超过一周时间的应急通信保障。

据介绍,所谓“临近空间”,是指“空”和“天”的结合部,普遍将其定位为海拔20千米至100千米空域。该领域已成为世界大国战略博弈和角逐的新兴战略空间。临近空间超长航时无人机是支撑临近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目前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航工业等单位正在开展其研发工作,部分已进展至飞行验证阶段。

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是以太阳能为动力来源,在飞行过程中自主从外界获取能量,可在临近空间连续飞行数天甚至数月的新型平台,具有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超长、使用维护简便和效费比高等特点,一定意义上具有“准卫星”特征,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

国家航天局官网消息显示,航天科工三院研制的太阳能无人机采用中等翼展常规布局形式,在实现高升阻比气动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无人机飞行控制难度,提高了使用维护性能。其采用超轻高强复合材料机体结构,降低了结构重量占比,提升了无人机的抗风能力及环境适应性。它采用的高效能源动力系统及多余度可靠机载设备,大大提升了无人机长航时飞行的任务可靠性。通过各分系统的匹配协调设计,太阳能无人机凭借其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长的突出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应急通信保障、遥感测绘、气象探测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片来自网络

飞云工程利用太阳能无人机搭载空基局域网设备,可提供远大于地面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以及不受区域限制的“伴随式”网络接入服务,实现区域内用户信息互联互通,并为用户的IP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提供接口和传输链路;可为偏远山区、小型岛礁等难以架设基站的地区提供有效的通信网络覆盖解决方案;能够在自然灾害发生、通信设施受损条件下,快速恢复灾区通信能力。

此外,不同覆盖区域的无人机通过中继链路形成机间信息交互,可实现更广范围网络及通信覆盖。

标签:
来源:环球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