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携手中船重工强强联合组建更具实力企业

因为以南北地域划分的缘故,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分别被人们冠以南船和北船之称。这次历史性拆分整整20年后,南船和北船再次靠近,这次等待它们的将是合并重组。这次历史性的整合将会组建一个新的大型企业,形成一家更具有实力的企业。

7月1日,中国重工、中国海防、久之洋、中国动力、中国应急、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中国船舶等8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公司7月1日接实际控制人通知,中船重工正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继在“南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后,“南北船”合并的步伐也在加快。虽然一直市场有所传言,但最终并未尘埃落定。在7月1日南北船合并一事因8家公司发布公告,最终方案已基本浮出水面。公告公布的同时,两船旗下这8家公司股价大涨,总市值约达2721亿元。

此次两家公司的联手无疑是一次强有力的合作,合并后将组成为一家更强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整合路径渐清晰

“南北船”合并传闻早在2015年就已经传出风声。最初的变动是从高层的变动开始,自2015年3月25日传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调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消息后,有业界人士认为这是出现合并的信号。

回顾两船合并的来路。国资委自2018年以来多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船舶等领域企业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海工装备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2019年1月,中国动力推进发行普通股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或支付现金购买广瀚动力等8家标的公司少数股权,推进中船重工集团内动力资产整合并优化资产结构。

2019年3月,中船科技发布公告拟收购海鹰集团100%股权,注入中船集团水声设备及海洋电子资产,变身中船集团海洋科技资产上市平台。

2019年3月底,中国船舶、中船防务发布公告,对正在推进中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进行调整,调整后中国船舶成为中船集团船舶总装类资产上市平台,中船防务成为中船集团船舶动力类资产上市平台。至此中船集团资产整合方向见露端倪,形成与中船重工集团类似的资产整合框架。

7月1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8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标志着我国船舶行业战略性重组大幕的正式拉开。

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强

公开资料显示,有着“南船”之称的中船集团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金320亿元,注册地址位于上海,由国务院国资委100%控制。

其官网显示,中船集团拥有中国船舶、中船科技、中船防务等上市公司,其旗下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造修船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等,还拥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3家船舶研究设计机构,以及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工程咨询、设计、总包单位。

中船集团资料显示,其产品种类涵盖普通油船、散货船、超大型油船、液化天然气船、化学品船、客滚船及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大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多缆物探船、深水工程勘察船、大型半潜船等。

而中船重工俗称“北船”,同样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金630亿元,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同样由国务院国资委100%控制。

中船重工官网简介显示,其2018年已连续7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245位,拥有上市公司5家,境外机构18家,二级成员单位95家,总资产5002亿元,员工17万人。

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主体力量,承担着航母、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等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任务;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主导力量,产品同时涵盖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船、LNG船、工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

据介绍,中船重工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62米,刷新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并承接了三峡升船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一批重点工程。

那么两家定位有所不同的大型船舶企业此次合并将意味着什么?船舶行业业内人士认为,南北船重组是国家战略的整体规划,将促进国有资本的进一步改革。资源整合将有利于企业集中优势与国际巨头抗衡。同时两船合并后有利于,船舶行业去产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合并的同时也将共同搭建关键部件技术平台,船舶发动机便是重点发展的核心部件。从两家船舶企业的动作中可以看出端倪,“北船”旗下的中国动力拟组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开展中高速柴油机业务整合;而“南船”加速对内部上市资产进行专业化整合,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及中船防务日前双双披露调整后的重组方案,前者拟置入江南造船等造船总装资产,后者将置入船舶动力资产。

世界造船业出现合并趋势

实际上,合并的消息并非让人惊讶。在此之前,南车北车重组为中国中车,宝钢和武钢两大钢企宣布合并。同在20年前,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分拆成立的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在去年开始重组。截至目前,国资委主管的央企总数量只有97家,相较2010年减少了26家。

就世界造船业的趋势而言,合并南北船也与其相吻合。2018年,韩国船企现代重工与大宇造船合并,彰显着全球造船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的前路。在造船行业并不景气的当下,面对国际巨头竞争,整合资源化解内耗,成为了“南北船合并”的又一推动力,中国的船舶企业在国际上更具竞争实力。

标签: 中船   南北船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