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磁场重联扩散区可演化为湍流态
6月1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基于地球磁层多尺度卫星原位探测数据,首次发现磁场重联扩散区可演化为湍流态。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磁场重联是一种基本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该过程中,磁自由能被快速地释放从而转化为等离子体动能和热能,并产生高能电子。由磁场重联产生的高能电子被认为是伽马射线暴、太阳耀斑以及磁暴等现象的主要驱动原因。
等离子体湍流是另一种基础的等离子体现象,广泛存在于空间等离子环境中。在等离子体湍流中,能量可以从大尺度输运到小尺度,最终在动力学尺度被耗散,并加热或加速等离子体。
这两个基础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相互耦合,湍流可以由重联产生。反过来,重联的演化也会受到湍流的影响。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卫星数据,研究团队在地球磁尾电流片中观测到一个正在发生重联的电流片,而且卫星穿越了重联的扩散区。
与典型重联模型不同,该扩散区不是一个完整的层流电流片,而是破碎为大量电流丝。这些不同强度、不同尺度的电流丝在扩散区内沿着各个方向延伸(主要在x和y方向),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三维的网状电流体系,也即该扩散区处于湍流状态。在这个湍流态的扩散区内,高达300电子伏特的高能电子通量显著增加,且高能电子在分布函数上呈现幂律谱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重联的扩散区可以演化为湍流状态,电子在湍流态的扩散区内可被有效加速至几百电子伏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工业资讯排行榜
-
2022-11-09 17:56
-
2018-09-27 19:41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工业资讯热门推荐
-
2022-11-09 17:56
-
2018-09-27 19:41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
-
2018-09-28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