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谊集团董事长受邀出席智能建造学科建设与工程实践发展论坛
为响应党中央"十四五"经济战略系列规划,顺应建筑产业当前所处的"新基建"、"后疫情"时代潮流。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共同指导下,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和北方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智能建造学科建设与工程实践发展论坛,于 11 月11 日在北京召开。
本届论坛以"智能建造、校企合作"为主题,突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工程实践深度融合,邀请了包括: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理事长刘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叶浩文、三一筑工总经理马荣全、建谊集团董事长张鸣、北京城建集团副总工李久林等权威专家在内的行业顶级人士做主旨演讲,并围绕智能建造前沿技术、产业应用、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开展主题沙龙。
作为在本次首届智能建造学科建设与工程实践发展论坛上主要受邀嘉宾的张鸣董事长,重点向参会各方以及媒体分享了新形势下建筑产业将迎来的变化。他在演讲中谈到:"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两网融合发展的过程,早在2018年工信部就率先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建谊已经成为牵头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主席单位,今年建筑产业互联网应运而生。
因此也在今年,建筑产业迎来了两网融合的发展时机,实现和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来共同促进建筑产业的升级和赋能。对于建谊来说,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了8年之久,我们正在积极的拥抱互联网,让传统的建筑产业走向先进的科技化、工业化、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同时,张鸣董事长在演讲中还提到,于不久前结束的住博会,呈现出了建筑产业发展的新态势。这更加说明目前政府、行业、企业等的优势资源和支持正在形成一股合流,建筑产业变革的趋势已经是不可逆转的。
据悉,铯镨-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中国、美国、白俄罗斯分别设立了中英俄三语系的平台,正在向全国各地域布局分平台,落地分公司和子公司。张鸣在谈话中表示,期望未来能与全国各地的政府、企业、院校等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新基建形势下的数字建筑、智能建造、智慧城市的发展。
面对演讲后如潮的热烈讨论和踊跃提问,张鸣董事长在随后接受央视等一系列媒体的采访中进一步阐述了建谊对于对当前建筑产业发展的认识,他提到:被动式建筑一样能在平台上运作,技术改变的只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决的是效率和效能的。在分析和匹配被动式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转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参数后,一样能实现平台化的运作。
当前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与深入应用,对土木工程行业带来了深刻影响,传统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和生产范式需要与战略性新兴技术相结合。"后疫情"时代,"新基建"的大力推进对智能建造提出新的需求,智能建造和新型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旺盛,需要在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以及学科特色建设等方面做出相应变革。
建谊相信,建筑产业未来的发展场景一定是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能化协同运作的美好场景。包括模型审批、模型审核、设计施工一体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技术的大力推广,会不断完善建筑智能建造的核心技术能力、产品实力、服务优势。未来的传统的建筑技工将会在新型高品质的产业工业化中实现技能蜕变,在产业升级发展和实体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能通过劳动力供给结构优化带来就业的改善和稳定。这不仅是建筑行业人士的命题,更是一个关乎全社会福祉的命题。期待在不遥远的未来,中国建筑科技能够引领全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新天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财经排行榜
-
2020-11-13 22:22
财经热门推荐
-
2020-11-13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