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i被举报案一审判决:被告非Soul高管,举报乃个人行为
12月30日,年初备受关注的“Uki被设局陷害”一案昨日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以非公开方式进行了一审判决。据悉,原被指为Soul公司“高管”“股东”的被告李某,其真实身份为审核经理,同案的范某则为运营人员,两人都并非公司高层。同时,法庭认定犯罪行为是个人犯罪,与Soul公司无关。
基于以上事实认定,法庭一审判决被告人李某、范某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名成立,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和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分别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和三万元。
知情人表示,Uki公司诉讼代理人曾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提出异议,认为此案是单位犯罪,而非个人行为,但被法庭驳回。此外,原告称公司“因下架遭遇了重大经济损失“以及”错过了500万新增用户“,但其提供的证据均被未得到认可,相关索赔请求亦被驳回。
Soul公司对此回应称,已经通过媒体渠道获悉案件已判决,但事件被告为公司前员工,与公司已无任何关系,因此公司对于判决结果和判决过程并不知情,也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
尽管从庭审中理清的事实来看,犯罪人李某、范某均非公司高管,犯罪行为也并非公司授意,但此事也再次暴露出互联网行业野蛮生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专家指出,得益于巨大的人口红利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在各领域均涌现大量估值数以十亿计的独角兽企业。但伴随业绩高速增长而来的,是企业内部管理压力的日益上升,如何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完善管理架构,将合规机制落到实处,切实监督并约束员工行为,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企业发展路上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一些互联网企业在对企业管理的认知上也存在误区,认为“企业管理与业绩增长不可兼得”,将修炼内功和攻城略地对立起来,但如IBM、通用电气等公司通过管理变革实现企业第二春的案例,已经证明科学的企业管理能对业务增长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因此,互联网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还需要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放到与业务拓展同等的战略高度考虑,立足长远的企业愿景,使二者协同发展、相互促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财经排行榜
-
2021-01-03 20:33
财经热门推荐
-
2021-01-03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