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清单”发人深思:进口农机怎仍居垄断地位

新华社济南3月14日电 题:记者来信:一份发人深思的“农机清单”

新华社记者杨守勇、张志龙

春耕备耕正当时。记者日前在农业大省山东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采访时,负责人孙德东递给记者的一份“农机清单”发人深思。

在这份“农机清单”上,农机品牌、大概价格、生产国家等信息一应俱全,进口高端农机居于垄断地位。比如,美国凯斯收割机10台,总价1300万元;国外的苜蓿收割机15套,总价1023.3万元。

“我这儿大大小小400台(套)农业机械,总花费1.5亿元,其中8成以上靠进口,国产农机仅仅2000万元。”他告诉记者。

干企业较为成功的孙德东,近年来转身搞起了盐碱地改良。五六年时间,他投资4亿元经营了10多万亩盐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苜蓿、棉花等。孙德东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喊了多年,高端农机创新领域进展咋就那么慢?”

为何要买进口农机?孙德东说“一般不坏”。“农机作业季节性很强,往往赶上农时用几天。但不少国产农机关键时候掉链子,农时不可误啊!”

进口农机生产效率高。孙德东说,比如小麦收割机,国产的16小时最多能收100亩,国外某个品牌却能收400多亩。此外,国产机器“掉粒”厉害浪费较重,杂物分离不干净;进口机器则“利利索索”,开着也舒服。

山东是我国第一农机大省,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约450家,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专家李玉奎说,我国高效、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进展很大,但和国外高端农机相比,发展仍然相对缓慢。

一些专家说,随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速度加快,“农机替人”将成大趋势,要下决心从供给侧一方加快农机创新,农机水平上不去,我国农业现代化也会受影响。

关键词: 发人深思

来源:新华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