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压力将成常态,业内普遍看好医药上游供应链的投资机遇

随着老龄化加剧,医保控费、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医药医疗领域的趋势。集采政策已经从化药逐步扩展到医疗高值耗材领域,短期压制企业利润,长期则将倒逼国产高端创新药、器械发展,加快实现进口替代。

西南证券表示,未来医保压力将成为常态,其中产业链上游To B端相对政策免疫,比如设备板块的药机设备、药房自动化设备、耗材生产设备等。

国金证券也看好医药上游供应链,重点看好十四五期间供应链方面的产业升级+国产替代带来的投资机遇,包括装备设备、科学仪器、科研配套上游试剂耗材、医药工业上游耗材和原辅料包材等细分领域。

德邦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内生物药快速发展带来了设备和耗材的需求,在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周期延长及自主可控意识提高的背景下,随着国内企业产品能力的提升,国产替代进程已全面开启。从行业层面来看,国内生物药行业欣欣向荣,打开制药装备行业天花板。该机构测算,国内生物药投产带来的设备耗材市场空间达到701亿元,其中耗材383亿元,生物药生产领域更大的耗材市场空间,足以打破行业原有的周期属性。

总的来看,医药上游供应链的制药装备和耗材,特别是以发酵为主的生物药设备耗材的国产替代空间普遍被券商们看好。

近年来,以PD-1等为代表的生物药产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已达3457亿元。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会达到13198亿元。

在生物药不断获批上市、纳入医保范围的背景下,其产能版图也在不断扩大。以PD-1为例,仅2021年上半年,就有君实、信达、恒瑞和百济神州的4款国产PD-1药物处于纳入医保后的上市放量关键期,产能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且已有产能均达到了2万升以上。从2021年半年报可以看到,这些药企的产能建设主要以一次性反应器为主,信达和百济神州则已转向不锈钢生物反应器生产线的建设,旨在进一步降低生物药的生产成本,增加放量的竞争优势。而除了这四家布局较早的企业,一些PD-1产品新获批上市或者处于临床、上市申请阶段的企业也在积极筹备产能建设。

业内认为,生物药获批后需要实现产能的放量,对于生物药设备以及耗材的需求也会增长,这对于国产生物药设备以及耗材企业而言将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值得一提的是,生物药设备以及耗材不同于化药及中药领域的机械设备为主的制药装备,技术壁垒更高,产品附加值也更高。目前来看,国产生物药设备以及耗材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随着国内生物药发酵产能的扩张,以及疫情影响下进口产品交货期延迟,国产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将逐步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生物药生产设备及耗材国产化之路已经开启,预计相关头部企业将有望受益。

关键词: 生产设备 进口替代 快速发展

来源:制药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