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变电站

湖北省武陵山余脉群山苍茫,层峦叠嶂,满目青翠。松滋河田坪的山岭上,一根根银线穿山越岭,高高的铁塔耸入云端,把光明输送到千村万户。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荆州电网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河田坪变电站,也是早期松宜煤矿唯一的供电电源。

进入河田坪变电站旧址,道路两侧是两排白石灰粉刷的35千伏高压室和6千伏高压室。河田坪变电站1984年“寿终正寝”,至今已有38年。

据了解,松宜煤矿在1956年迎来一套100千瓦蒸气发电机组,煤矿生产第一次用上了电;在1958年掀起办煤高潮,从武汉汉口电厂调来一台2000千瓦发电机组,筹建河田坪电厂,同年10月,电厂首台机组发电,电流源源不断输送到煤矿。

在山坳里建电厂,其难度不言而喻。没有图纸,厂里“土专家”自行设计;大型机械设备进不了山,电杆、变压器、电线等全凭牛马驮运和肩挑背扛。在崇山峻岭间立杆架线,硬生生在山坳里建成电厂,将电能输送到松宜煤矿。

“没通电前,矿场使用斜井法采煤,全靠铁镐钢钎挖,全凭工人一篓篓背出来。通电后,采用竖井挖煤,用上了垂直提升机,矿工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电厂值长娄俊林说。

松宜煤矿是一座深井采煤式的大型煤矿,属于高危一类用户,采煤过程中地下渗水量非常大,需要大功率水泵不间断排水。一旦停电超过30分钟,井下矿工必须立即向上转移。伴随着松宜矿区的不断发展壮大,河田坪变电站担负向矿区供电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1984年10月,国家投资104万元,在原35千伏河田坪变电站基础上升压扩建,建成110千伏河田坪变电站,安装1台31500千伏安变压器,有5回35千伏出线,与西斋水电站联络并网,同时为10座35千伏变电站提供电源。

如今,山坳里的河田坪电厂、变电站被一座崭新的110千伏河田坪变电站所替代,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原35千伏河田坪变电站虽已退出运行,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这座曾经为湖北工业经济良好起步而“先行”探路的变电站及当年电力工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拼搏精神,正激励新一代电网人奋勇谱写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周志勇 袁艳子 万林轩

责任编辑:陈晨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关键词:

来源:《中国电力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