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警惕新型毒品!技术加持推动毒品高质量检测筛查


【资料图】

说到禁毒题材的影视作品,2016年上映的电影《湄公河行动》是否依旧让你触目惊心?这部令人震撼的影片并非虚构,而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其改编自“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讲述的是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试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

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是为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以及为了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所设立的节日。近年来,我国通过对毒品的持续治理,毒情呈现整体向好态势,但由于国内外众多因素及新型毒品的不断涌现等影响,禁毒工作依旧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在国际禁毒日前夕,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了发布会,会上发言人表示,“当前毒品犯罪案件总体上是下降态势,但新型毒品犯罪案件逆势上涨,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据数据分析,我国检察机关起诉毒品犯罪案件总数由2019年的10.9万人下降至2021年的7.5万人,其总体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起诉的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的数量则由2019年占比的53%上升至2021年占比的57%,其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新型毒品一般是指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合成的毒品,包括常被提起的冰毒和其他受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等。一般而言,用于毒品类检测的设备主要有液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激光拉曼光谱等,可满足法医、临床、安防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需求。虽然新型毒品的迭代升级是十分迅速的,但在技术的加持下,高质量检测筛查则可快速拆穿新型毒品“变身术”。高质量检测筛查与风险评估技术正在让打击治理新型毒品变得精准、可靠。

新型毒品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公共安全健康问题。“禁毒”和“毒品筛查”也是国际上的共同话题,世界各国都在严厉打击涉毒和恐怖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活动。

在国内,我国为了精准和快速打击这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研制与滥用,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国家毒品实验室启动了新精神活性物质相关研究,并联合多部门,对广泛收集的可疑样品进行筛查。据了解,目前国家毒品实验室已筛查可疑样品8000余份,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345种,为我国制定《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在国外,2021年时加拿大的一个研究小组就研发出一种机器学习工具,它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地筛查精一种与可卡因和海洛因相似的精神活性物质NPS。据悉,该研究小组收集了约1700种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并对其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集包括每种药物的串联质谱结果,这就使得人工智能可以识别出串联质谱数据和化学结构之间的模式。其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筛查时间,还可以更快地识别新出现的精神活性物质,极大的推动了对新型毒品的筛查工作。

毒品检测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保障了人们的公共安全健康问题,最后小编提醒大家,新型毒品易伪装成奶茶、巧克力、饼干、糖果等常见食品,吸食后会对人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造成损害,连续使用会造成大脑严重损伤甚至退变。因此一定要提高警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关键词: 精神活性物质 毒品犯罪 公共安全

来源:化工仪器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