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门:瞄准这一难啃的千亿市场,国内外药企迎难而上

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 " 知彼知己 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 "。新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由于上市药物有限,目前广大患者仍面临巨大的尚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

庞大的患者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用药市场需求。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药市场规模达到了23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在国内,阿尔茨海默病药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

面对这一难啃但空间庞大的市场,包括礼来、强生、罗氏、艾伯维、默克,以及绿谷制药、东阳光药、海正药业、通化金马等大批国内外药企迎难而上,积极布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已上市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稀少,且多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其中,渤健和卫材共同研发的阿杜卡尼单抗(Aducanumab)2021年获FDA快速审批通道批准上市。2019年11月,国内迎来了附条件获批上市的绿谷制药甘露特钠胶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该药品为中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创新药,在2021年12月被列入医保。

不过上述药物自上市以来存在一些争议。2022年4月22日,渤健宣布决定撤回Aduhelm(阿杜卡尼单抗的商品名)在欧洲的上市申请。2022年5月,绿谷制药也宣布,决定提前终止用于九期一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公司表示将集中资源把现有市场做好,并坚持该药的国际上市注册目标,在未来条件允许时重启国际临床研究。

业内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研发难度高,研发成本高,面临的失败风险也非常大。此前,已经有不少药企研发的产品折戟。比如今年6月16日,罗氏和班纳老年痴呆症研究所联合宣布,crenezumab(克雷内治单抗)在阿尔茨海默症预防倡议(API)项目中的II期临床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这意味着该款针对AD的新药研发失败。另外,强生、辉瑞、礼来等制药头部企业也曾纷纷在此折戟。

有研究报告显示,在1998年至2017年期间,研发治疗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尝试失败了约146次,只有4种新药被批准用来治疗该疾病的症状。从数据可见,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研发成功并非易事。

一些入局药企并不打算就此放弃。比如,礼来的donanemab已在美国完成上市申请。该药物成为2022年备受期待上市的药物之一。Evaluate Vantage预计,在2026年,该药的销售额将达到60亿美元。在国内,今年4月8日,该药在中国申报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

另外,不少本土药企也在积极布局。其中,通化金马的1.1类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片在国产新药中的研发进度靠前,2017年已经进入Ⅲ期临床。2022年半年报显示,该产品Ⅲ期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已结束,完成药学资料,临床临近揭盲统计。除通化金马外,国内还有东阳光药、海正药业、恒瑞医药等大批药企正在开展AD新药或仿制药研发。

据智慧芽全球新药数据库显示,截至9月21日,全球含有阿尔茨海默病适应症开发的药物共有627个,其中249个处于临床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中,已经进入Ⅲ期临床的仅有48个,还有4个正在申请上市。随着药企们不懈努力,愈战愈勇,相信在未来的某天会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药物诞生,给广大患者家庭带来希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通化金马 海正药业

来源:制药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