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亮点!我国是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秋冬季减排降碳这根“弦”仍应绷紧


(相关资料图)

“过去十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数据层面,亚洲清洁中心编制的《大气中国2021》显示,2020年时值“十三五”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全面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共202个,超额完成约束性指标,臭氧(O3)年平均浓度更是实现自2013年有记录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实际感受上,“北京蓝”等“XX蓝”刷屏,群众蓝天获得感明显增强,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日益凸显。蓝天常伴,已成为首都北京环境质量改善的标志性成果。从2013年至2021年,北京以“一微克一微克去抠、一个点一个点去防”的精神,首次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我国基于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优化调整和末端治理等手段,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然而,目前的大气环境质量水平离实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这一目标还有明显差距。尤其是O3污染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对优良天数影响接近PM2.5,成为实现优良天数约束性指标的重要瓶颈。与此同时,“2030年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美好愿景之下,碳减排也被提上重点工作日程。

综合PM2.5与O3协同控制与减碳需求,“十四五”时期,加大季节性调控措施力度有着必然性。总体以秋冬季PM2.5污染防治攻坚和夏季O3污染防治攻坚为重点,推动两者共同前体物NOx和VOCs减排,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污染的季节特点确定攻坚重点时段。再者,秋冬供暖季来临,煤炭等燃料消耗量陡增,也给此时的大气污染防治带来更大压力。

前不久,在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在答复有关问题时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变化态势,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积极安排部署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届时将采取区域联防联控、开展监督帮扶等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清洁取暖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温暖过冬。

参照往年,生态环境部后续将出台具体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为相关工作的推进提供政策支撑。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生态环境 空气质量

来源:环保在线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