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舱门被冻住将成为“新常态”,气候变化下的民航业正负重创新

冬季风暴之下的美国民航

2月初,一场冬季风暴袭击了从得克萨斯州到西弗吉尼亚州的美国各州。


(资料图片)

这场冬季风暴严重影响了“靠天吃饭”的美国民航运输业。当时,美国境内航班被大范围取消或延误——平时,美国航司的航班取消数量一般是两位数,而2月1日当天,美国有1800多个航班被取消、750多个航班延误。

此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曾在社交媒体上预警称,

受到冬季风暴的影响,出行旅客可能会在达拉斯、沃思堡和孟菲斯等一些地区遇到降雪天气,这可能会造成某些航班的延误。

冬季风暴下的美国。对于圣诞假期出行的美国人,假期好心情很可能会因航班的延误取消而被破坏殆尽。

上述情况并不只发生在本月初的这一周。事实上,美国这场“百年难逢”(“once in a generation”)的冬季风暴始于去年圣诞节假期前,当时的风暴就席卷了美国大部分地区,暴雪、冻雨、结冰、低能见度以及气温骤降至零下等突发低温天气让美国航司的航班被陆续冰封了一个多月之久;叠加航司人力不足、软件崩溃(包括FAA的空中任务通知系统以及航司的人力调配管理系统等)等因素,成千上万的航班或延误或直接取消。

如被美国交通部点名“批评”的美国廉价航空西南航空,在2022年12月25日,也就是圣诞节当天,有42%航班被取消,48%航班延误。

至2023年整个1月份,美国民航业有1.67万个航班被取消,上百万人的出行计划因此被打乱。

航司和机场数据都显示,在去年12月24日和25日,也就是平安夜和圣诞节当日,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分别有着从1/4到超过半数的航班被取消。

航司和机场数据都显示,在去年12月24日和25日,也就是平安夜和圣诞节当日,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分别有着从1/4到超过半数的航班被取消。

天气因素是最大原因

上述冬季风暴只是一年里能够严重影响航班准点运营的各类气象天气中的一种。

比如,对于美国航空运输业来说,与冬季风暴对应的是夏季风暴。如果说冬季风暴通常形成周期较长、移动缓慢,能够给机场、航司等有关方面留出相对较长的处置和预案时间,那么夏季风暴通常会迅速形成、生长和移动,覆盖大片空域,且更具破坏性。

不过二者的相同点是,不论是暴风雪、低温,还是暴风雨、雷暴、酷热天气等气象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航班的运行。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美国和欧洲因天气原因导致的航班取消和延误一直在增加。

根据FAA的数据,因天气原因取消的美国航班比例从2004年的约35%升至了2019年的54%。

2021年初FAA发布的更新的数据显示:包括雷暴、暴风雪、风切变、结冰和大雾等在内的恶劣天气是造成航班延误的最大原因,平均每年70%的航班延误都是因恶劣天气造成的。

同样,来自欧洲方面的数据也印证了“天气对航班飞行的影响正越来越大”。

这张来自FAA的数据饼图显示,从2017年6月到2022年5月的6年间,空中交通发生的超过15分钟的延误中,有75.48%是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

根据Euro Control的数据,欧洲空域因恶劣天气导致的延误次数从2003年的350万次上升到了2019年的650万次,达到了16年内的峰值。

同样,我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1年民航运输发展统计公报》中给出的数据也是凸显了恶劣天气对航班的直接影响:2021年。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不正常占比为59.56%,而这一数字体现在我们日常中的一个感受就是,在夏季雷雨多发季节和冬季雨雪天气时,航班多会遭遇延误或取消。

2022年5月我国交通运输部发布《2021年民航运输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客运航班平均延误时间为10分钟。

气候变化将深远影响航空运输业

按照行业惯例,对于恶劣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或取消,航空公司并没有义务赔偿乘客——“大自然给了航空公司一张免死金牌”。

但每一次延误或航班取消,无不让航空公司和乘客都经历着“双输”的实际成本损失。

参照FAA数据,航班延误造成的乘客时间成本损失在每小时35~63美元之间,而航空公司的每小时成本损失在1400~4500美元之间——这意味着每年航班延误会让航空公司和乘客损失数十亿美元。

遇到延误或取消,不论是航司还是机场方面往往都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来应对,也就是为此付出更多人力成本和加班费。

而更让航空运输业不安(钱包“受伤”)的是,当前“突发”的风暴、高温等极端天气可能会随着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而更加频繁或强烈,将更严重地影响到航班时刻表。

为此,航空公司和机场等各方不得不尽早为未来的挑战做好计划,更加正视和重视气候变化对行业潜在的深远影响。

例如,近年来讨论颇多的北大西洋急流,作为自西向东吹的万米高空气流一直以来令跨大西洋航班获益良多。但气象研究显示未来它可能会北移或是变得风速更强,在造成欧洲极端天气增加的同时,这也会直接影响到跨大西洋航班的航线规划、飞行时间、燃油成本等。

纽约至伦敦的航线,借助北大西洋急流之利,不断刷新着亚声速航班的速度纪录。

如果北大西洋急流变得风速更强,那么跨大西洋航班每年将在空中多花费2000小时(即顺风的东行航班缩短的航时并不足以弥补西行航班因逆风增加的航时),航司的燃油成本将增加数百万美元,航班延误的风险也将增多。

这种经年累月悄然发生的气候变化给航空运输业造成影响的案例,还有极端高温——高温天气会影响到飞机的起飞重量。

这是因为热空气密度变小,机翼能够产生的升力因此降低、发动力推力也会降低,飞机更难起飞了,起飞时必须得更轻一些了,特别是在跑道较短的机场或高海拔机场时。

2020年,大气科学家保罗•威廉姆斯的论文《气候变化对希腊机场的影响》就气温升高对民航业影响,给出了详细的案例:

对于一架从希腊希俄斯岛起飞的空客A320来说,30年来每年的有效载荷减少约130千克,大致相当于少了一名乘客和登机行李。

气候变化对飞机性能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另一个例子是空客A320起飞所需的起飞距离每年增加了2.7米。

气候之变正催生航空技术新发展

为了应对气候之变,当前全球航空运输业围绕气候变暖、碳减排和碳中和做出的行业承诺,正在掀起一轮航空技术的革新。

2022年10月,国际民航组织(ICAO)通过了国际民航业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承诺。

目前,航空运输业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占比约为2%~3%,虽是份额相对较小,但考虑到云端飞行同时排放的其他物质,以及未来全球航空业的发展、航班数量的增长等因素,航空运输业控制碳排放势在必行。

相关的航空技术革新也正在不断出现: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混动、电动、氢能、eVTOL、太阳能、绿色出行、“脱碳”等一众新概念新技术,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航空领域的“行业正确”。

而相对近期的则是,恶劣天气正在迫使民航业的各个参与者不断进行机场建设、地面设施设备、飞机机载设备等方面的升级工作,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

暴风雪、低温之下的停机坪上,卫生间设施、燃油软管、液压管线等设施被冻住,航前飞行员绕机一周后扭头发现舱门锁被冻住,排队等待除雪除冰作业等状况,可能会在未来成为民航业不得不接受的“新常态”。

气候变暖,不仅意味着极端天气会更频繁,也意味着未来海平面可能会上升,那么机场的选址、跑道航站楼的建设等都要为此做好准备,譬如机场选址,起码要比当前的海拔更高一点。

而极端天气频发,也要求从国家级的空管系统到机场的民航管理全链,都必须增强对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以保障飞行安全以及机场地面作业人员的安全。

考虑到复杂气象条件、暴风雪、暴雨等天气对起降、机坪作业的影响,这就更需要更多新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提高机场设施的自动化水平,像当前一些枢纽机场升级中引入的飞机泊位目视停靠导引系统;不断探索和升级的客机自主飞行能力,自动着陆功能的再提升、加入的地面滑行辅助能力等。

空客在A350-1000测试机上测试新的地面和机上飞行员辅助技术“蜻蜓”(DragonFly)。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