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消费量历史首次下降 原因何在?:天天即时


(相关资料图)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7%,是我国年度天然气消费量历史首次下降。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中最为清洁的能源,被认为是传统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中较好的过渡产品。此次天然气年度消费下降,是短期因素所致,还是会产生较为长期影响,是否意味着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受阻?这些话题引起较大关注。

仔细分析,天然气消费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价格因素。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一度上涨了将近10倍。虽近期价格有所下行,但与前几年相比,仍增长不少。按照需求定律,价格上涨,如有一定替代可能,必然导致需求收缩。受此影响,2022年国内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出现近7年来首次下降,同比下降19.5%。需求收缩同样体现在全球市场。国际能源署预计,2022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同比下降0.78%。

其二,经济放缓。2022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水平。受疫情影响,不少工厂不能正常开工,使占天然气消费量近三分之一的工业用气量同比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燃料用气1310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此外,天然气汽车保有量下降。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天然气汽车使用成本更高,保有量进一步下降,相应影响了天然气需求。

目前,这些影响因素正逐步缓解。近期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跌破50欧元/兆瓦时,是自202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原因包括天然气供应相对充足、替代能源补充和工业领域逐步采取相应节能措施等。

同时,今年以来各地全力拼经济,经济发展正处于恢复阶段。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之上,2月份达到52.6%。2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5%,升至近12个月来高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不少国际机构也纷纷看多中国经济,调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天然气消费下降应为短期现象。长期而言,我国仍处于天然气消费增长阶段。从过往看,近5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呈稳步增长态势,2021年为3726亿立方米,较2017年增长57%以上,远超同期全球天然气消费量11%的增长率。《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显示,2021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24%。与全球相比,我国天然气占比不到9%,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计划到2030年,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提高至15%左右。由此看,天然气消费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关键词: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