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举措协同发力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相关资料图)

生态兴、文明兴、经济兴。进入“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内容。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明确今年以来我国将通过四大举措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据介绍,今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排放明显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对此,生态环境部提出四大举措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包括严控污染物的排放增量、因地制宜强化攻坚、做好重污染的应对、加强执法监管。

今年以来,我国国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污染物排放增量压力较大。另外,气温同比整体偏高,降水天数及日降水量同比偏少,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清除。2022年岁末至2023年年初,冀鲁豫晋陕5省出现了一次长达11天的重污染天气过程,是近年来罕见的情况。今年截至3月20日,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3.9%,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部提前规划,2022年11月份生态环境部同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出台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严控污染物的排放增量方面,坚决遏制“两高”盲目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强化攻坚方面,优化重点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区域内钢铁产能压减和焦化行业转型升级。

重污染的应对方面,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等能力建设,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持续完善应急减排清单;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执法监管方面,严格监管执法的同时调集全国环保系统优秀骨干执法人员,在重点地区压茬式开展强化监督帮扶。

生态环境部介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经近十年,期间我国GDP总量增长了69%,PM2.5浓度下降了57%,实现了十连降,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2%,二氧化硫浓度降至个位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随着年初空气质量数据出现明显下降,我国的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依然存在。

通过四大措施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顶层设计、严控增量、加强治理三要点落实好减污降碳。发挥高水平的生态环保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支撑服务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实现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关键词:

来源:化工仪器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