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园区!京杭运河济宁跃进临港国际智慧制造基地项目开工
(资料图)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王伟 实习记者朱睿颖 通讯员马辉
4月18 日,京杭运河济宁跃进临港国际智慧制造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该项目的启动可进一步打造港产融合新高地,推动港口与腹地产业板块高效协同、双向联动,培育临港产业集群,实现现代港航物流新突破、新发展。
当日,随着开工“号角”的吹响,标志着京杭运河济宁跃进临港国际智慧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启动。
“今天开工的跃进港临港国际智慧制造基地项目,是济宁能源拉长加粗港航产业链条,重点打造的‘六大百亿园区’之一。”济宁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崇景表示,这一园区将按照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现代化要求,建设集钢材加工交易、物流贸易、仓储服务、供应链金融、智能制造等功能于一体、国内知名的临港产业示范园,为区域制造业企业提供集成服务。
不仅如此,京杭运河济宁跃进临港国际智慧制造基地项目在济宁战略布局及产业发展上也有着重要份量。项目启动不仅是“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的具体行动,是“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有力举措。
“项目总投资 52 亿元,将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建成前港、中产、后城的港城融合百亿产业示范区。”山东京杭智慧新钢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则基介绍,项目以跃进港为载体,依托济宁能源现代港航产业链优势,共享加工为产业发展引擎,锁定钢结构加工产业链、机械加工产业链发展方向,建成集仓储物流、产业金融服务等钢铁供应链服务体系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该园区将以数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双驱模式,运用大数据精算+5G工业互联网传输为载体,面向济宁和鲁西南地市用钢企业及钢铁仓储平台提供准确供销服务信息。以“预制菜”模式,借助大数据精算、处理,实现共享加工与集采服务为一体的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体系。同时利用水路、陆路、铁路运输的优势提供加工后半成品“快递模式” 配送到门,远至实现通江达海长三角珠三角及出口海外。
据了解,项目预计 2023 年 10 月中下旬建成投产,可实现钢材年加工制作能力 120 万吨。一期项目建成即可实现钢材仓储贸易吞吐量 600 万吨,带动就业 1000 余人,实现营收 300 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科技资讯排行榜
-
2023-04-19 10:4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科技资讯热门推荐
-
2023-04-19 10:49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