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观点: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 《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


(资料图)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工业领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的重点对象,推进“十四五”期间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证。

日前,为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完成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建设指南》),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针对低碳技术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工业领域行业发展需求,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加快研制碳排放管理与评价类标准,推动工业领域深度减碳,引导相关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

《建设指南》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技术与装备、监测、管理与评价等五大类标准,框架如下。

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

此外,《建设指南》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强化任务落实、推进标准宣贯实施、加强国际合作四项组织措施。

《建设指南》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相关标准的研制方向,注重与现有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有效衔接。希望通过加快相关标准制定、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推进工业领域向低碳、零碳发展模式转变。

关键词:

来源:化工仪器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