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琳:向地下要空间的“保供卫士”

商琳


【资料图】

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储气库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人物事迹

他潜心攻关制约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和油藏建库“卡脖子”技术,是我国首座油藏改建储气库地质方案的主要贡献者,获厅局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被评为河北省国资委“十大杰出青年”。

“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作为我国首座油藏改建储气库地质方案的主要贡献者,商琳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华灯初上,他或是开展方案研究,或是攻克技术难关……

“我从小就坚定了从事石油相关工作的理想。”小时候,受家庭影响,他被铁人王进喜的爱党报国情怀深深感染;长大后,他报考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长为石油地质博士;工作后,他埋头苦干、刻苦钻研,2019年被选入冀东油田博士后工作站。

在站期间,他深入学习复杂断块油藏建库前沿技术,并将理论研究与矿场实践紧密结合,攻克了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方法,创新提出致密油效益开发模式,以优秀博士后身份顺利出站。

此外,他组织团队创新复杂断块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地应力场描述技术攻关,提出不同级别构造裂缝三维定量描述技术,多项成果行业领先,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储气库建设是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优质气藏库址逐步匮乏,油藏建库迫在眉睫,可相关技术极度缺乏,形势逼人。

“能想到就能做到,油藏建库关键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对困难,商琳选择迎难而上。

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查阅大量文献,开展对比试验,最终攻克了断块型油藏建库密封性评价技术,并探索形成建库与气驱协同提采技术,完成油藏建库方案设计。此外,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3件,起草标准5项,取得科技进步奖7项,实现了国内油藏改建储气库技术“从0到1”的突破。2022年冬天,我国首座油藏改建储气库南堡1号储气库实现正式调峰采气。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商琳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开展“线上交心交流,线下互学互鉴”产学研互联共建,并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持续推进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合作。

他时刻紧绷天然气保供的弦,一步一个脚印,勇攀科技高峰,当好向地下要空间的“保供卫士”。

关键词:

来源:中国石油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