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管理是强化安全监管的有效抓手
(资料图片)
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主任 陈平
202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50号令颁布了《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50号令是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所遵循的最高纲领性制度,丰富了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内涵,新增了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用户可靠性管理、网络安全等内容,明确了电力企业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重要责任主体。新发展阶段和新的管理要求,需要我们抓住主要矛盾,紧盯薄弱环节,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去研究电力可靠性管理,把电力可靠性工作放到能源高质量发展中去推动。有几点建议供大家思考:
一是抓好发电可靠性管理。尽管由于电源充裕度较高,发电机组非停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不如以前敏感,但发电可靠性仍十分重要。要继续提升发电设备运行可靠性,保持可靠性指标在国际的领先地位。此外,根据电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把发电可靠性管理工作重点逐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强化风电、光伏等设备可靠性管理。同时,常规火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由常规设备向维护系统安全倾斜,重点关注主要设备、影响并网安全的设备可靠性和检修管理,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作贡献。
二是抓好系统可靠性管理。随着高比例的新能源容量接入,复杂性增强,电网事故引起负荷损失的风险在不断加大,较为突出的就是远距离大容量送电给送受端电网均带来了巨大的安全运行压力,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也给提高系统可靠性带来了挑战。电力企业要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始终将维护电力系统安全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风险管控,精益化统筹发用电平衡,合理安排运行方式,确保安全运行。加强新能源管理,完善功率预测考核机制和功率纳入平衡机制,提升新能源发电涉网性能,推动新能源良性健康发展。加强电网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做好极端气候、台风、雨雪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应对,强化灾害预测、实时监测和应急处置,高度重视设备防护和民生供电保障。
三是探索构建系统可靠性指标体系。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的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框架和指标体系,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可靠性全过程管理体系,并向负荷侧延伸,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充裕性进行量化评估和监测,实现大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过程管控。
责任编辑:吴苏灵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资讯排行榜
-
2023-06-19 16:04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资讯热门推荐
-
2023-06-19 16:04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