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哈飞:复材精准制造的“水晶球”和“高速路” 环球最资讯
小旋风在一线,持续在线。人要精心、智慧。技术要精益、智能。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工程技术部“精•智”工程其中之一,复合材料基于工艺模型的精准制造。
提起工艺模型,相信大多数航空人都不陌生,设计、工艺、操作、检验等各个岗位都跟工艺模型打交道。工艺模型虽然看着直观明了,可是想把这些电脑里的数字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还要一模一样的实物,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对于“必然存在变形”的复合材料构件。复合材料结构在成型过程中,经历高温高压,发生形态上的物理变化和复杂的化学变化,一系列因素导致成型后的复合材料结构“必然存在变形”。
对于大尺寸、大曲率夹层复合材料结构,成型后的变形程度比小型平板件更为明显,要实现工艺模型到实际产品的精准制造,难度系数直线上升。
【资料图】
为满足型号精准制造要求,工程技术部联合多部门组建了一支涵盖复材、工装、检验等多个专业专家的攻关团队,基于工艺模型,开展大曲率超厚蜂窝夹层复合材料构件回弹变形控制的攻关研究。
打造复合材料精准制造的“水晶球”
像神话故事里水晶球可以预测未来一样,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仿真技术,可以预测出热压罐内的温度分布及最终产品的变形程度。有了这个“水晶球”后,工艺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调整温速率、恒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后,产品成型的变形差异。
公司以型号为牵引,以产品数字模型为驱动,定制开发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仿真平台,实现了复合材料制造变形预测、工艺参数优化等仿真技术全面自主应用,推进航空制造模式向正向工艺设计转变。
攻关团队利用复合材料热压罐成型工艺仿真平台,探索出大曲率超厚蜂窝夹层复合材料结构热压罐成型工艺仿真方案,模拟了舱门的热压罐成型过程,预测了舱门变形并用于指导成型工艺参数优化,实测产品最大变形量减小40%。
铺设复合材料精准制造的“高速路”
虽然通过工艺参数优化,一定程度提升了舱门成型精度,但距离设计公差仍存在一定差距。
既然工艺过程决定了复合材料结构变形的必然性,若要成型后的产品与数模一致,则成型前的产品就要与理论型面不一致,也就是所说的补偿型面。
补偿型面设计可更快捷提高复合材料制造精度,可以说是复合材料精准制造的“高速路”。
攻关团队开展逆向及正向双向补偿型面设计技术研究,形成仿真及型面补偿标准化流程,通过产品数字化测量实测值,按一定比例进行补偿设计,根据“水晶球”进行变形预测,迭代补偿设计,直至变形满足公差要求,大幅提升舱门制造精度。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工程技术部将在先进工艺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完善正向工艺设计体系,以精益化、智能化的工艺技术打造精品,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而奋斗。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市场消费排行榜
-
2023-06-21 16:07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市场消费热门推荐
-
2023-06-21 16:07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