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世界级技术突破 全球新资讯
【资料图】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和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是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作为枢纽左岸工程的一部分,大藤峡船闸于2020年投运之后,让西江船舶的通航能力从300吨级提升至3000吨级,成为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咽喉”。大藤峡船闸在建设过程中有哪些世界级技术突破?又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
总台记者 朱思颖:大藤峡船闸由上下游两条引航道、上下两个闸首、一个闸室组成,总长超3700米。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水头最高的单级船闸,上、下游通航水位落差能够达到40.25米。我现在就站在下闸首的闸门之上,这是目前世界最高的闸门,高47.5米,比三峡的闸门还要高出9米,相当于16层楼的高度。这是一个典型的双开门,单扇门的重量能够达到1295吨,相当于一艘轻型护卫舰的重量,单扇门的面积也达到了2.5个篮球场大小。在闭合的时候,闸门呈“人”字形,因而得名人字闸门。这样的闸门可以更好地抗击水压,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转保障。在安装这样的庞然大物的时候,在闭合时,精度要求只在0.05毫米,只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一艘由广西武宣下行前往广东的货船准备过闸,由于上下游水头落差的原因,船舶需要通过船闸闸室的输泄水,完成上游到下游、下游到上游的位置转换。如果像这艘船一样是下行,就需要通过上闸首进入闸室,闸室进行泄水达到与下游水位持平,下闸首再打开,船舶就能驶出。通常情况下,这个长约300米的闸室能够在12分钟内完成超40万方的输泄水,相当于桂平市居民3天的用水量。
排队上行的船舶会通过已经打开的下闸门进入闸室,闸室再充水到达上游的水位,这时上闸门打开,这些船舶就能驶出,再换下行的船舶进入闸室。就这样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形成了循环的通航。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管理中心主任 王小林:大藤峡船闸已经实现24小时通航,船舶单次过闸时间仅需1个小时左右,效率较运行初期大幅提升,每天通航能力14闸次—16闸次。闸室内能同时容纳6条3000吨级船舶,或12条1000吨级船舶,设计年通过能力5200万吨。
总台记者 朱思颖:大藤峡船闸的建设,让航道变深变宽,提升了航运能力。以往的险滩、礁石没于水下,船舶不再容易触礁。船闸通航3年来,西江干流的航运需求得到极大增长。截至目前,大藤峡船闸累计过船超7.6万艘,核载总量超1.74亿吨,带动了地方超百亿元的产业,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被注入更多新动能。
责任编辑:高慧君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资讯排行榜
-
2023-06-28 15:4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资讯热门推荐
-
2023-06-28 15:49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
-
2018-09-28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