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速讯丨突出高效精细清洁 大港油田打造智慧大平台


【资料图】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刘英 通讯员 陈锐)截至7月3日,大港油田港西一号智能型和港西二号集约型采油大平台生产数据显示,两个平台的64口生产油井平均检泵周期达908天、最长生产时长达1699天,年可节电150万千瓦时,年可减少碳排放2300吨。

大港油田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打造出集智控采油、在线计量、光伏发电、智能管控、采出液循环利用配套技术等模块于一体的采油大平台智慧管理模式,推动油井实现精益生产。

为降低老油田运行维护成本,提高开发效益,推动老油田高质量发展,大港油田围绕大型井丛场高质量建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等需求,推行智能井丛场管理模式,高质量建成了港西一号智能型和港西二号集约型采油大平台。

智控采油实现高效生产。技术人员以油井生产智能化管控为目标,研发形成油井生产智能集群控制平台,实现了油井生产数据智能采集、工作制度智能调整、异常工况智能识别和运行模式智能控制。油井管理方式从依靠传统人工经验转变为平台集群智能控制,生产运行管理效率显著提高。

在线计量实现精细生产。技术人员自主研发流量与含水一体化在线监测技术,实现了流量、含水等参数同步一体化监测,误差率控制在7%以内。通过应用在线计量技术,能够在线实时监测单井产液量、含水率,减少了人工取样、化验等工作量,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减少了试验材料的消耗。

光伏发电实现清洁生产。充分利用井场现有空间,集成围栏光伏发电控制技术,采用光电检测追光模式,光伏面板自动智能追光发电,提高绿色能源利用效率。两个平台应用高效双面光伏电池组件,采用垂直立式阵列和智能自动追光阵列相结合,建成围栏光伏发电站,光伏阵列效率达95%。就地消纳后,发电量可满足34口井的生产运行用电,同时采用多组串并联、分散逆变、就地并网,大平台绿电供给率达到55%以上。

智能管控实现安全生产。依托物联网等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数字化监控,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管井模式,实现了信息自动采集、智能管控、电子巡检、无人值守,杜绝了非正常人工启停井。同时,集合图像视觉分析、声音识别和三维GIS技术等,自动识别人脸、火灾和进行液体泄漏监测,实现出入口安防管理和施工作业区智能监控,替代人工监控。

关键词:

来源:中国石油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