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数字化赋能 让千年瑰宝“飞”出茫茫大漠

人类敦煌,心向往之。经历千年风雨洗礼的敦煌莫高窟,如明珠般闪耀在世界文明长河中。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风沙侵蚀、各类病害等,都在威胁着文物安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开始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手段 ,把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历经30余年发展,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千年壁画和洞窟进行高精度采集与1:1复原,让莫高窟艺术突破时空限制“飞”向世界。

走进正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距离敦煌2000多公里之外的观众,也能“身临其境”欣赏到莫高窟的精彩。

如今,在全球多个艺术展馆里,都可以看到莫高窟复制洞窟、壁画、雕塑的身影,这让敦煌艺术变得不再遥远。数字化复制的形式,既保护了脆弱文物,又让观众可以沉浸式感受石窟之美,真正实现“窟内保护,窟外共享”的文明传承新范式。

关键词:

来源:新华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