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国内首次应用人工智能为在营铁路桥梁“移旧换新”


【资料图】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9月10日凌晨,在浙江绍兴城际铁路柯桥站施工现场,总重4000余吨的钢箱梁应用人工智能(AI)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标志着国内首次在运营铁路桥梁上尝试应用AI技术换梁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我国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提供了新方案。

绍兴城际铁路是利用既有萧甬铁路改造而成的跨市区域城际铁路,其中柯桥站是该线新建车站,也是国内首个在运营铁路上增设的高架城际车站。因该站由2股道增加为4股道,需将“咽喉区”混凝土梁更换为钢箱梁。同时,该工程位于铁路干线,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施工环境复杂,传统工艺难以满足要求。

中铁二十四局柯桥站项目经理潜英飞介绍,项目引入AI系统,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三维模型,通过40个高精度传感点实时采集梁体姿态数据,实现毫米级精度准确感知。该AI系统由感知、仿真、控制三大模块组成。感知模块相当于眼睛,集成光栅、拉线传感器、应变片及北斗定位等先进技术,实时监测梁体沉降、应力与位移;仿真模块用于推演,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可视化模拟施工全过程;控制模块依托智能算法预测梁体运动趋势,自动纠偏并同步操控36个顶升千斤顶和10个水平顶推千斤顶,开创了铁路多跨桥梁快速更换施工先例。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桥梁院副总工王鹏宇介绍,针对道岔区连续梁改造的特殊结构和受力特点,项目团队建立了高精度有限元分析模型,实现全过程模拟仿真。绍兴城际铁路上的这次“移旧换新”也是国内首例道岔连续梁换梁工程,填补了道岔区改造领域的空白。

施工期间,项目团队顺利将总重4086吨的4跨旧梁顶出,并同步顶进总重4389.6吨的5跨新梁,新梁就位后上下高差、纵横偏差分别控制在2毫米、3毫米内。

为确保施工安全高效顺利进行,建设管理单位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联合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河海大学等科研团队开展工艺创新研究,研发连续快速同步顶推装置等专用设备,大幅缩短箱梁顶推横移时间。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供图)

关键词: 最新资讯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