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报丨警惕!“班主任”在群里收学习费?盐城四位家长被骗

9月3日13时20分,盐城市某小学班级QQ群内,一名伪装成“班主任”的人员发送学习资料收费通知,附带微信收款二维码。家长周女士出于对老师的信任,按收款码扫码操作,虽显示“财务部”收款仍未多疑,转账88元。事后真正的老师发现异常并澄清未发过缴款消息,周女士在内的4名家长才知晓被骗,目前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

防范技巧

1.若使用QQ群作为家长群,需进入“管理群”—“查找方式”,关闭“允许被搜索”选项,避免群聊被诈骗分子轻易找到。


(资料图)

2.严格落实家长群准入确认,设置身份验证环节,由群管理员逐一核实申请入群人员身份,守住准入关口,降低被骗风险。

3.非必要时,不在社交平台公开发布家长群二维码,防止诈骗分子检索并加入群聊。

4.对现有家长群开展排查,要求群成员将昵称规范为“学生姓名+父母”格式,及时剔除昵称异常、身份不明的可疑人员。

5.家长和老师需提醒学生注意网上交友安全,严禁学生将家长群二维码提供给网友,避免群聊信息外泄。

警方提醒

当遇到“老师”在班级群内收费时,家长务必先核实对方身份信息,或直接打电话咨询老师、联系学校确认情况,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转账。若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周珉

校对 胡妍璐

关键词: 最新资讯

来源:紫牛新闻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