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电动车保费上涨明显 车险改革为行业提出新课题

,一些新能源车主续保时发现,新一年保费不降反升,而且价格就像买股票,一天一个价。

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以下简称《专属条款》)。12月27日,上海保险交易所正式上线新能源车险交易台,首批挂牌人保财险、安财险、太保产险等12家财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

据悉,本次发布的《专属条款》分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试行)》(以下简称《示范条款》)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试行)》。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费率切换之后,所有新参保和续保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统一适用《新能源汽车示范条款(试行)》承保,不再适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商业保险示范条款(2020版)》。



高端电动车保费上涨明显

虽然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试行)》显示基准保费基本持,但还是有不少购买高端新能源汽车的车主,特别是特斯拉车主吐槽,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落地后,保费上涨十分明显,晚一天提车,保费竟然多了好几千元。

两个月前,北京的钟女士订购了一辆特斯拉Model Y。2021年12月29日,钟女士如愿提到新车,不过得知保费刚刚上调却让她开心不起来。“销售告诉我,前几天Model Y的保费还是7000多元,今天就涨到了1.1万,咨询了几家保险公司,报价都在1万以上,相差不大。就差几天,保费涨了4000多,让人心里不太衡了,合着一年省下的油费全买了保险。”钟女士向记者抱怨道。

另一位特斯拉老车主任先生,在看过《专属条款》后则表示,条款显然更有针对了,而且看上去比原有车损险保障的范围更大。“不过《专属条款》中很多都是附加险,自选条款多,其中的“套路”也多。现在燃油车保险的保障范围就比较全,而且每家的报价都差不多。对于多年不出险的车主来说,现在的保险价格就很合理,车主普遍能接受。”他说。

根据《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试行)》,新能源汽车基准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1-附加费用率),新能源车险附加费用率从传统燃油车的25%降到15%,本次基准保费相对现行综改小幅下滑,三者险和车损险整体下降0.8%,整体涨费保单占比由上轮测试的18.3%上升为20.7%。

有业内专家估算,将80%的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专属条款投保车损险和三者险后,同等条件下,保费持或下降。同时,25万元以下车价不涨费。

然而目前,特斯拉所有车型价格均在25万元以上,记者发现《专属条款》实施之后,特斯拉车主对保险涨价的反应尤为强烈。以Model Y为例,保费最多上涨了6000多元。记者在某新能源车主论坛中看到,有车主嫌保费上涨太多,询问能否不上车损险,不过立即有网友提醒,不上车损险可能面临更大风险。由于特斯拉等高端车型采用全铝车身,所以维修费用较高,万一不慎出现事故需要自己承担维修费用,将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示范条款》附加条款多

实际上,相关机构对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的研究历时多年,由于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差异巨大,相关车辆损失数据积累有限,费率厘定困难等原因,《专属条款》迟迟未能出台。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车主对《专属条款》出台的呼声日益高涨,显然已上升到民生问题。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示范条款》中亮点颇多。首先是在主险责任中,明确包含车身、电池及储能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其他控制系统以及其他所有出厂时的设备的损失,只要不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范围,保险人就要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在损失原因中特意强调了包含意外事故引发的起火燃烧也可以得到赔偿。

据不完全统计,3年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有250多起,大致分为充电过程中、行驶中和停车时三种情况。从专属条款的主险责任可以看到,在意外事故中,已经包含起火燃烧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示范条款》在责任免除中指出车辆“本身质量缺陷”以及“充电期间因外部电网故障导致被保险新能源汽车的损失”不在主险赔偿范围内。

其次,是在《示范条款》中推出了13项附加险,包括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附加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附加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等。

新能源汽车市场要保持高速增长,就必须在保障车主权益方面多管齐下。在今年发布的新版《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加入新能源汽车相关条款以后,在保险方面加入对新能源汽车的条款,使得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使用从法律层面和商业方面都得到保障,大大降低了车主购车用车的后顾之忧。

车险改革为行业提出新课题

坚持高端路线的蔚来汽车在去年12月27日举行的NIO Day上,专门针对《专属条款》实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说明。蔚来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虽然各地实施情况不同,整体而言蔚来车型的保费调整幅度不大,蔚来汽车将持续关注后续的价格变动。他同时介绍,蔚来汽车“服务无忧包”定价维持不变,同时包含《专属条款》新增的三项附加险(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自用充电桩损失险和自用充电桩责任险)对应的保障内容。

威马汽车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保费持或下降的情况下,用户拥有了更加适合新能源车型的服务保障,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个利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无疑是一种推动。威马在相关条款、细则出台后,已开始协助用户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的保障。”

银保监会网站发布的2021年前4个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显示,车险保费增速同比下滑6.86%,占比为50.16%。此前有媒体报道,截至2021年5月底,行业车险的综合成本率已经上涨至99.5%,创出年新高,离行业亏损仅有一步之遥。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保费逐步下降,赔付范围扩大,保险赔付率上升,未来保险公司通过车险盈利将更加困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分会秘书处负责人周伟直言,虽然车险收入占保险公司财产险收入的比重比较大,但实际上车险收入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并不高。

“从车险综改趋势看,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率也将逐渐降低,但实际情况是新能源汽车赔付金额并不低,所以未来保险公司会选择品牌进行合作,赔付金额太高的品牌可能会找不到保险公司承保。”周伟说,“对于汽车经销商来说,改革后尽管拿到的返点缩水,但也必需拥抱趋势。首先,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其次,积极进行业务创新,第三,参与新能源汽车渠道建设,第四,守住自己的客户基盘。”

维修企业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

一家特斯拉合作售后门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保险公司为了减少亏损大幅降低定损金额,所以售后企业营利越来越难了。主机厂制定了固定了配件价格,但保险公司定损金额降低,店面利润空间就被压缩。比如,原来一块喷漆价格是1300元,现在定损只能给1100元,喷一块漆就少挣200元,门店总体产值大幅下降。

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浩表示,此次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落地,基本可以解决保险公司服务不精准、缺乏针对等问题。对于独立维修企业而言,新能源车险带来的最大机遇是,相关专业服务机构可以介入新能源车辆的检测、维修服务中。保险公司为了控制赔付成本,势必将改变以往车辆总成“以换代修”的模式,独立维修企业如具备相应的技术授权和专业能力,将获得较好的业务机会。

他说,从收入角度看,各家保险公司的传统车险保费已很难提升,随着新能源销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保费已成为提升保费规模的主要动力。从风控和理赔角度看,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时间短,累积的数据量少,尤其是私家车的数据更少,着眼于长期发展,各家保险公司也都需要通过业务开展掌握业务数据,尤其是赔付数据,为未来发展打基础。从竞争角度看,各主机厂未来将成为与保险公司争夺保费(2C服务)的主要竞争者,保险公司在上有保监会政策限制,下有主机厂渠道垄断、用户拦截、数据封锁的情况下,事实上较为尴尬,需要主动作为。

王浩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专属条款》的出台给主机厂开发自有保险产品提供了契机,未来这将是大势所趋。原有的经销渠道作用将进一步弱化,更多成为主机厂在接待客户、车辆交付等末端环节的执行者。

对车主而言,新能源车险提供了较为贴合实际使用场景的个化附加险种,如充电桩损失险,充电桩责任险,电网故障损失险等,充分考虑到了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中的各种情况和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附加险种都需要额外购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增值服务特约条款,更是将传统车险中提供较为完善的道路救援、车辆检测、代驾、代检等服务,列为需单独购买的附加险种。这些将加大新能源汽车用户的保障购买成本。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会否受波及

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退坡,专属保险费用或上涨,直接推高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对此,天天拍车首席运营官张延伟分析认为,从短期看,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实施后,针对正在观望新能源汽车的潜在购买者,特别是价格敏感者,的确是一个新增的考虑因素。但从长远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然是大势所趋,消费者更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能的升级迭代,比如智能化、便利、节能等优势的显著增强,这将抵消保费上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之随着规模的上升,新能源汽车的零整比也将有望逐步下降,届时保费也有下调的可能。

张延伟进一步指出,据天天拍车发布的《2021年度二手车在线拍卖数据报告》,去年新能源二手车的成交规模正在快速扩张,全年新能源二手车成交量同比增长了65%。新能源汽车的置换周期比燃油车更短,43.3%的新能源汽车开不满3年就会被卖出,这样的置换周期,对于二手车市场来说,也意味着更活跃的流通。此次,新能源汽车保费上调对二手车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最多在3~6个月内会出现成交价略微下调现象。因为新的购买因素出现,影响了还在观望新能源汽车人群的决定,导致购买行为推迟或减少,所以二手车价格可能会有轻微波动。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