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讯:航空工业沈阳所:坚守创新核心定位,全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所)成立于1961年8月,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二级直属业务单位,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总体设计与研究工作。自建所以来,航空工业沈阳所先后承担了40余个国家航空武器装备重点型号的研制任务,实现了从二代机、三代机向四代机的延伸,从陆基飞机向舰载机的跨越,从有人机向无人机的拓展。

目前,研究所拥有空战系统、隐身技术、电磁环境效应、飞行器新概念结构等4个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20余个重点专业试验室。现有在职员工2400余名,21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70余名省部级以上专家。

航空工业沈阳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验做法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按照“一新、两地、三出、四创”的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总体思路,以“一新”(所协同创新中心)为根本、以“两地”(沈阳所本部和扬州院)为依托、以“三出”(出机制、出成果、出人才)为目标、以“四创”(搭建创新体系、变革创新机制、激发创新人才、营造创新文化)为抓手,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机制改革。

(一)搭建创新体系,牢筑创新“协同链”

1.建设所协同创新中心,凝聚创新合力。

成立创新总体部、各部先研室,创新总体部技术抓总,创新发展室管理牵头,扬州院优势互补,各部先研室和外部组织广泛支撑,顶层统筹、高效联动,形成创新合力。

2.成立扬州院,促进南北协同。

依托“长三角”地区战略、地域和政策优势,围绕“人才、技术、转化”三大目标,探索1+M+N“研究院+创新联盟+产业公司”新型研发模式,打造“三大中心”(人才支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所本部形成优势互补,支撑沈阳所长远发展。

3.组建厂所协同创新中心,促进厂所协同。

聚焦未来装备,厂所联合加大创新投入,探索“中国臭鼬”快速研发模式,畅通技术转化装备、产品反哺技术的通道,解决“10-100”制造工程化和应用发展问题。

4.打造联合创新平台,促进行业协同。

联合6家单位组建联合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做实“产学研用”,与吉林大学合作开展人机工效等技术研究,解决“0-1”原始创新和科学问题。

5.践行“小核心、大协作”,促进全国协同。

组建航空科技创新联盟;围绕前沿技术与清华、西工大、零壹空间、中电29所等开放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解决“1-10”技术创新和产品实现问题。

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南北协同、厂所协同、行业协同、全国协同”的创新格局。

创新总体部成立大会

(二)变革创新机制,打通创新“高速路”

1.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变革以组织为主的项目推进模式,实行预研项目分类管理,战略预研采用强项目,重要预研采用负责人制,基础预研组织推进;打造“创新生态圈”模式,坚持“六放”原则,采用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经费自主、管理简化;扬州院试行新机制,完成2020年7个“后补助”项目、4个“对赌”项目,2021年4个“揭榜”项目发布,总经费逾6000万元,构建“扬州先行、沈阳先试”的创新机制探索模式;探索军方、集团、沈飞、政府、民企多元的创新投入筹措机制。

2.“兼职取酬”拓宽用工渠道。

拉通沈阳、扬州两地,探索兼职取酬、统筹用工等新模式,增强用工活力。

3.探索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机制。

制定《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管理办法》,建设成果应用转化线上平台,制定应用转化流程,明确收益分配,构建应用转化体系,激发创新动能。

扬州院揭牌签约

(三)激活创新人才,蒸腾创新“动力源”

1.拓宽高素质人才引进渠道。

加强联合培养,与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开展高层次人才定制、联合培养,持续探索打造高校人才联盟;打响雇主品牌,通过28所顶尖高校宣讲、暑期开放日、飞鲨助学、高校就业处长会等扩大影响力;设置扬州院,加强对长三角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两年新引进博士22人;推行人才引进责任制与激励制,组建双面试官队伍。

2.多维度贯通人才成长通道。

畅通内部通道,实施“三航”人才计划,推进“四百工程”,建立所“专家队伍体系”,设置“预研创新”职称序列,增加预研岗位晋升通道;搭建外部通道,开辟卓青人才绿色推荐渠道,成功推举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和空军研究院共3人。

3.加大人才考核激励力度。

一方面改革薪酬体系,封存事业单位工资,建立“能力+业绩”二元工资模式,固浮比调整为4:6;能力工资与能力、绩效耦合,能增能减,绩效工资基于量化工作量发放,多劳多得。

另一方面加强双向激励,加大创新激励倾斜、预研结题奖励,领军人才年度薪酬不低于班子年薪平均水平;设置飞鲨奖30万、所长特别奖50万,重奖创新卓越贡献人员;实行全员绩效考核,结果ABCD按比例强制分布,两年考核为D待岗或解除劳动关系;新入职员工签订企业劳动合同。

“飞鲨助学”助学金颁发仪式

(四)营造创新文化,增辐创新“信号塔”

对内搭建创新创效载体,依托人工智能大赛、青年云夜校、空战对抗模拟大赛等活动,普及新兴技术,加速创新人才培养。获批28个市级以上劳模/专家创新工作室,设立11个博士工作室,营造融合出新的创新文化氛围。

对外搭建技术交流平台,举办高端技术论坛,开展算法设计挑战赛,发布创新工作站首批项目,为创新思想碰撞提供广阔舞台。

第二届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论坛

改革成效

1. 机制变革的“催化剂”效果初显。

全员创新热情高涨,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

“生态圈”孵化作用凸显,已入圈的9个项目孵化出涉及未来作战装备前沿技术领域的重大项目;

预研项目井喷发展,实现项目数量翻一番、经费体量翻两番,单体项目经费从亿级跃升至十亿级。近两年2个研发团队荣获飞鲨奖。

2. 协同创新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行业协同方面,已聚焦前沿领域联合30余家优势单位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创新和产业联盟成员单位达100余家。

全国协同方面,制定关键技术“一张图”,面向全国发榜,汇聚科技创新合力;成功举办“神机妙算”大赛;主办“扬州论坛”,吸引全国近百家军方、航空、航天、高校等单位参会,发布37项技术需求、完成50余次技术对接,主机所技术策源地作用初步显现。

“神机妙算”大赛成功举办

3. 技术突破的“供给力”持续涌现。

面向在役装备,实现先进战法演训实践应用,助力自研飞机在部队演习中取得佳绩;突破进发匹配关键技术,有效解决实战问题。

面向在研装备,推进面向OODA环的作战关键技术攻关,助力重点型号研制;通过发动机性能提升研究,实现发动机安装推力提升,增强战斗机机动性能;突破布局/隐身综合设计瓶颈,降低全机RCS量级,解决飞机高隐身、高生存力问题;攻克无人机布局和飞控设计关键技术,支撑无人机研制攻关。

面向未来装备,抢占前沿重大技术领域发展先机,依托技术验证助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论证;预先研究项目有序推进,增强复杂对抗环境下的装备生存力和作战效能;通过先进作战机理研究及关键技术验证,支撑未来空战体系增能。

4. 人才激励的“风向标”作用显现。

专研氛围浓厚,绩效工资前10%是后10%的6倍;

奋斗热情迸发,2020年任务总量达“十二五”末2倍以上,主动加班人均511小时;

创新导向鲜明,2020年创新人员激励占工资总额超过20%;

创新人才和专家队伍壮大,创新人数占比由不足10%增加至30%,新增院士1名,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现有行业顶级技术专家90余人次、卓青4人、万人计划2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

关键词: 航空工业

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