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买车”玩起了预售模式 “饥饿营销”的时代来了?

从“卖车”到“买车”,汽车产业各个环节的流程正在被颠覆。以前消费者买车,往往要到店里先看车、体验,确认车型和配置,然后付款提车;而现在,很多车企在“买车”环节玩起了预售模式,消费者需要在产品发布或预售时进行预订,提交订金,等待一段周期后才能拿到车。

从车企层面来看,采取预售模式可谓好处多多。首先是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首批潜在客户群的信息,精准把握目标客户的特点,最大程度将订单量转化为销量。“半小时订单破千,24小时订单破万……”很多车企的订单“战绩”会铺天盖地出现在网络上,自证这款车型的产品力,利用预售模式制造各种话题,更以此为营销要点,吸引潜在消费者。

除了营销光环,预售模式还能给车企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对消费者而言,预订一款车型或许只是占用数千元或上万元订金;但对车企而言,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的新车交付周期,提前收取大量消费者的订金,将带来可观的流动资金。此外,预售模式还可以让车企按需生产,减少库存压力。这对于很多新能源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来讲,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还可以大大减轻库存压力。

不过,好处如此多的预售模式,在不少车企的实际操作中却变了样。当前,很多车企的预售订单量总能让人精神一振,仅看公开的订单数量,似乎哪家都潜力无穷,有望成为各细分市场的“黑马”。然而,实际销量却急剧缩水,甚至不到订单量的十分之一。这是因为有些车企为了有好看的预售订单数,耍起了“小聪明”,甚至给自家员工下达了预售订单KPI,反正“订金最后都能退”。

其实,对于新能源车企特别是造车新势力来讲,从创业阶段,到融资、建厂、车型下线、交付等,每一个环节都处在聚光灯下,堪比企业成长真人秀。因此,订单数量的主要影响对象,是这些新能源车企的“金主爸爸”和资本市场。即使没有实打实的订单量,也得展示出自己的潜力。因此,炒作订单预售模式正在成为车企搞“饥饿营销”的一种手段,营造出一种产品供不应求的热销氛围,向市场以及投资机构释放一个信息,即“放心买产品,放心交易股票”。然而如今,预售订单数已经成为“房间里的大象”。一些卖方分析师和买方机构会根据订单信息推算1款新产品未来的交付量,但会打个折扣,以订单量1万辆为基准,交付期是3个月,推算的产品未来交付量大约是每个月3000多辆,相当于打了3折。

抛开预售模式带来的虚假订单数量,交付真实订单目前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像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的热销车型,由于供不应求,让很多消费者交完订金后,迟迟提不到车,交付期限一拖再拖。再加上当前汽车行业面临芯片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稳定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车企产能受限,也间接影响了车型的量产交付周期和规模。此外,车辆交付后,实车的部分配置和预售时的承诺有差别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导致出现投诉、纠纷。

汽车是价格较高的大宗消费商品,消费者在交完订金后,由于不是全款支付,在几个月的周期内,最终决策容易出现变动,“退订”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乱车企节奏。此外,一般来说,在车企的宣传资料中,消费者提前预订将会享受一定的“额外优惠”。汽车销售不仅仅是消费者和车企之间的买卖关系,还涉及一系列衍生服务。对消费者来讲,预售模式中的交易、销售缺乏规范,很容易给双方带来纠纷。

汽车预售模式,可以说是模仿房地产行业的预售模式,开发商拿到商品房开发、预售等资质后,先向消费者收钱,然后再盖楼。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火爆,预售模式受到追捧。不过,车企绝不能把预售模式的订单火爆当作真正的狂欢。毕竟,考验车企能力的,不是订单数量而是实实在在的销量。扎扎实实做产品,对消费者多点真诚、少点套路,最后获利的将会是车企自己。

关键词: 饥饿营销 造车新势力 大宗消费商品 新能源车企

来源: 中国汽车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