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速讯丨克隆技术与物种保护 科学发展中的矛盾


(资料图)

9月19日,世界首例克隆北极狼“诞生”的新闻发布活动在京举行(信息来源:科技日报),而这一研究成果的诞生,也为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遗传资源的保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但与此同时,围绕克隆技术的争论又再一次展开。

生物克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又饱受争议的技术,而大部分人认识到克隆技术都是从科学课本上,这就需要提到一个特殊的名字——多莉。

多莉是一种通过现代生物工程“创造”的绵羊,是理论上的有记载的第一个被成功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它的出现为生物克隆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标志着克隆技术划时代意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围绕道德与理性展开的“克隆”争议。而这场争议的结果,科学课本中也有提到,简单地说就是被禁止用于克隆人。当然实际上克隆技术在后续的发展中收获掌声的同时,也从来不缺谩骂与质疑,这点我们稍后再说。

总而言之,多莉的成功打开了“克隆”动物这一新的科研方向,并且逐渐发展成了产业。事实上前些日子就曾有过关于克隆动物的报道,报道中提到北京一女子因为挂念已故的爱犬,故花费25万克隆了一直与去世犬一模一样的小狗。而这件事其实并非特例。

事实上,宠物克隆从2017年开始就在我国慢慢兴起,尽管其属于生物克隆的范畴,但因为克隆过程是整体复制,不涉及“制造新物种”的危害和风险,因此不属于实验动物领域,因此也逐渐被业内外的部分人士所接受,甚至发展成了特定规模内的一种商业化服务。

但是这种服务其实本身是比较残忍的。尽管,通过克隆宠物,能够慰藉宠物主人的心灵,并且考虑到克隆本身的技术是有关机构或者企业提供的,因此也算是一种合理的收集科研经费的渠道。但是现阶段宠物克隆却并非没有“牺牲”。宠物克隆,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科学技术,将含有宠物遗传物质的细胞核,移植到同类动物的卵细胞中,等到二者结为一体,再植入到代孕动物体内,等待胚胎发育成熟,正常分娩。这个过程中需要代孕动物的参与,并且并非一定能成功。换言之,这一服务的出现其实是建立在劳财劳民以及伤害动物的前提下的。此前就曾有媒体就“代孕犬的一生”公开了一段记录短片揭露了产业背后的矛盾,引发网友思考的同时,也让这一行业开始被一部分群众所唾弃。

回到一开始的内容,克隆濒危野生动物其实情况也雷同,背后一样会涉及到动物的“牺牲”,这也就导致我们无法判断这项技术这么运用是否符合道义。当然如果只是这样,还仅仅提留在人文层面。事实上,克隆羊多莉短暂的一生以及关于生物克隆技术的发展也揭露了现阶段克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减少了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的可能性,放大遗传缺陷等等。因此,目前的克隆更多时候是被思考用于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损伤或者检测生物基因缺陷上,而并非用于生物“创造”。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否决这一成果,克隆技术对于病危物种保护的价值以及可行性,客观来说会是一个长期探讨的问题,如果从中选择一个平衡点,其实也是克隆技术在发展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 物种保护 濒危野生动物 实验动物

来源:化工仪器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