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数智技术赋能冬季保供


(资料图)

中国石油网消息(通讯员杨洁卢宏伟)1月3日,随着气温下降,长庆油田冬季保供工作进入高潮阶段。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长庆油田各项智能技术“异军”突起,2万余口气井实现数字化管控,措施有效率同比提升10%,产量同比提高30%。

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承担着向北京、天津、西安等4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的任务。为保障居民冬季“气足量盈”,长庆油田每年新增气井3000余口,员工总量却保持在7万人左右。原有依靠增加人力以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提质增效的方式难以为继。长庆油田向科技要产量、向数字要效益,乘着数字经济的东风,积极拥抱智能化进程,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目前,长庆油田共实施气井智能柱塞、智能泡排、智能间开等智能排水采气措施9600余口井,其中2022年实施2200口井,年累计增加气量23.5亿立方米。”长庆油田数字和智能化事业部一级工程师丑世龙介绍道。

采气三厂通过数智融合技术,实现了气井生产数据自动采集、智能计算、参数调整和远程控制功能,气井柱塞措施效果大幅提升,单井产量提高21%、排液量提高20%。同时,这个厂还配套液面诊断系统,形成间开泡排一体化智能加注技术,通过间开+注剂的有效联动提高泡排效益,平均日增产气量较措施前提高19.8%。

截至2022年年底,采气二厂已在1959口气井上安装智能装置,智能优化调参模块应用超过80%,实现了气井状态智能分析诊断、开采工艺优化、配产决策建议、故障预测报警等功能,形成了差异化气井的智能化管理对策,气井管理从“人工分批轮换”变为“智能一井一法”,措施有效率从89.5%提升到95.2%,年增产气量超过3亿立方米。

与此同时,大数据分析也在天然气生产建设和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量数据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清晰直观地掌握生产现场的运行态势,提升监管力度和行政效率。科研人员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技术人员现场开展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工作,钻井数据通过实时投影到地质剖面、地震剖面和三维地质模型中,构建出一个反映实时钻井情况的虚拟时空。科研人员身临其境分析气层钻遇情况,指导实钻轨迹调整,减少了因为气藏变化的等停时间,促进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并实现了对80多个油气藏智能评价和产量实时预警。

目前,长庆油田正在加速新一代高新技术应用,依托数据资产,强化数据分析,深挖数据价值,以大数据分析结果支撑气田管理决策,“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省人力资源,解决生产现场现存的各种问题,让数智技术进一步助力气田高效发展,打造实时感知、自动控制、透明可视、智能分析的现代化油田。

关键词: 长庆油田

来源:中国石油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