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飞机飞起来, 是通航发展的第一步-焦点短讯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未来不容置疑,但我们仿佛走到了一个结,需要有突破,有必要从产业发展的形态方面进行创意性、创造性尝试,为未来的通航事业的大发展打开新的局面。

我国民航发展需求特别是通用航空发展需求,已经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交通服务、公益服务、娱乐服务和大众消费等开始成为主要需求,但长期以来,由于低空空域不够开放、通用机场数量不足、服务保障设施不配套、通航飞机制造和引进受限、人员资质门槛要求过高,导致通航发展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活动结构性失调,市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指导意见》契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从降低准入门槛、减少简化审批、完善基础设施、开放低空空域、提升制造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对于降低通航企业经营成本,培育新兴通用航空市场,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用航空是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长期以来,低空空域管理模式不科学,通航飞行手续多、程序繁杂、保障技术手段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通航产业发展。因此,如何解决空域问题,让飞机飞起来,是通航发展的第一步。


(资料图)

在四川泸定地震灾区,交通受阻,直升机救援队为受灾群众开通了生命通道;在深圳,无人机常态化运营航线开启,配送对象从餐食到百货,人们享受万物从空中到家的全新体验……无论是应急救援还是疫情防控,无论是短途运输还是低空旅游,通航优势不可替代,引发舆论关注。

近几年,各地大力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不少地方通用航空产业吸引了大量资金和社会资源深度参与,推动通航产业加快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全国通用机场达到397个,通用航空运输企业达到658家。今年1月~7月,全行业共完成传统通用航空飞行71.4万小时,同比增长14.1%;无人机飞行1328万小时,同比增长8.71%。

各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均着眼于空域,加大改革推进力度。

2015年6月,济南、重庆被列为低空空域管理和通用航空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单位,为国家出台全面放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意见提供借鉴,是将多元化用户需求与优质高效服务深度结合、协同推进的有益尝试。

2016年,国家空管委组织军民航在珠三角和海南地区启动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建设。

2018年,在国家空管委批准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方案后,四川尝试构建了新型低空空域运行管理服务体系。

2020年,新一轮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试点工作启动,8月,湖南率先提出“全域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方案”;9月,江西被列为试点省份,探索“军民融合、权责利一致、可持续发展”的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机制。

2021年2月,安徽省成为全国第三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

这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四川和湖南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2022年7月28日,湖南省和四川省相继出台《湖南省通用航空条例》和《四川省通用航空条例》,成为我国首部和第二部全国通用航空地方性法规,并针对低空空域管理、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从法律的角度保障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产业长期、快速、平稳发展。不少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这些条例的颁布有利于挖掘市场潜力,创造经济新增长点,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目前,四川省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仍属于局部空域的改革,而湖南省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则是全域的改革。依据《湖南省低空空域划设方案》,湖南采用静态的规划数据与动态的运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将全省3000米以下空域分类划设为管制、监视、报告三类空域171个,划设低空目视航线97条,并建立空域灵活转换机制,真正实现湖南省全域1000米以下空域划设无缝衔接,大幅拓展低空可飞空域范围,总规划面积达到24.1万平方公里。这是目前我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中首个空域改革方案。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若在实施过程中取得较好成绩,该方案或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行模式,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提供参考和经验。

关键词:

来源:中国民航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