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培育30家以上智能检测装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焦点日报

智能检测装备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对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总体而言,在我国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人存在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供给不足、产业体系不完善、应用生态不健全等问题。

为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门于近日印发了《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紧扣检测装备精准、可靠、智能、集成发展趋势,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提出近三年我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的行动目标、重点工程以及组织保障。


【资料图】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体系初步建成,突破50种以上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部分高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明显提升,攻克一批智能检测基础共性技术。

行业应用显著深化。推动100个以上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应用,培育一批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深化智能检测装备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8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建成从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专用软件到装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涵盖标准、检测、人才等在内的产业体系。培育30家以上智能检测装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10个以上产业领军创新团队,用户敢用愿用的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行动计划》明确产业基础创新工程、供给能力提升工程、技术装备推广工程、产业生态优化工程四大重点工程。

产业基础创新工程提出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智能检测装备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创新载体,加强前沿和共性技术研发。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作用,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

供给能力提升工程提出攻克一批前沿智能检测装备、发展一批通用智能检测装备、研制一批专用智能检测装备、改造升级一批在役检测装备。攻克一批前沿智能检测装备,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量子信息、虚拟检测、生命健康、脑科学、空天科技等基础核心和前沿科技领域,加强基础理论、新型制造工艺与原创性检测技术融合创新。

技术装备推广工程提出加强技术试验验证、开展应用示范推广、营造普及应用氛围。加强技术试验验证,鼓励优势企业、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等搭建基于实际制造场景的智能检测装备试验验证平台,探索构建虚实结合的试验验证系统。开展性能、可靠性、安全以及用户工艺适配性等试验验证,完善制造工艺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各类数据库,促进智能检测装备迭代提升和优化升级。

产业生态优化工程提出培育优质企业、加强标准研制、完善产业公共服务、推进数据安全共享、强化人才培养。加强标准研制。面向重点行业需求,研制一批检测技术、方法等基础标准,开展智能检测装备功能、性能、安全、可靠性以及零部件等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开发智能检测装备、制造装备、软件系统等互联互通标准。积极参与智能检测装备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展。

为保证行动目标的顺利达成,《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国际合作三项组织保障。

更多内容请点击《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原文件查看。

关键词: 行动计划 制造工艺 建立健全

来源:化工仪器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