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走出的“难题克星”_热议

克拉玛依石化炼油第四联合车间操作工张俊晓

座右铭:一个人先进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能移山填海。


【资料图】

4月10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第四联合车间操作工张俊晓早早来到焦化装置前,对石油焦生产工艺过程、石油焦组分等进行分析。

1996年,张俊晓选择扎根在新疆石油石化生产一线。27年过去,她从小姑娘成长为克石化公司首席技师和集团公司技能专家。

作为中国石油技能专家,张俊晓参与解决了“脱后原油钙盐超标”“焦化装置开停工期间加热炉氮氧化物超标控制”等集团公司级一线生产难题。此外,她还参与焦化装置脱硫污油做急冷油流程优化改造,解决了两套脱硫污水装置污油回收的难题,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近年来,随着进厂原油中钙含量日益增加,高钙原油给公司原油加工带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不仅影响电脱盐效率,而且加快了设备腐蚀,对后续加工单元的产品品质和设备正常运转产生了极大影响。针对这一难题,张俊晓和团队提出了在电脱盐装置前增设超声波罐,利用超声波的物理作用,使原料产生波动,破坏其油水乳化结构,增强油水在电场与重力作用下的分离能力,从而解决了原油高含盐量腐蚀设备的难题。

2020年6月,针对1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张俊晓提出了原油换热流程优化方案。据张俊晓介绍,优化前的流程不仅会造成热能源浪费,而且会导致部分工艺指标超标等一系列问题。

张俊晓通过多次研究实践和多年操作经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她建议改造工艺流程,将柴油换热器移至电脱盐装置之后。

经过两个月的改造试验,装置生产优化流程很成功,不仅提升了加热炉热效率,而且提高了原油换热效果。装置焦炭收率明显下降。此外,还降低了加热炉负荷,延长了装置使用寿命,装置燃料气消耗量也明显降低,每年节约成本55万元。

此后,闲不住的张俊晓又“盯”上了“焦化装置开停工期间加热炉氮氧化物超标控制”“脱硫液化气质量波动大”等集团公司级一线生产难题。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先后解决了一批影响现场生产的“老大难”问题,为企业发展“加速跑”贡献了力量。(通讯员 金玲)

■同事眼中的她: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第四联合车间员工杜真

在工作中,张俊晓认真负责,对待每一项工作都严谨细致;在生活中,她待人友善,与人相处融洽,沟通能力很强。在新员工眼里,她是一位热情耐心的好师傅。作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车间的年轻员工。

关键词:

来源:中国石油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