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通讯!宁夏石化电仪部:因材施教破解岗位人才接续难题

讲述人:宁夏石化公司电仪部主任、党委副书记于忠健


【资料图】

近两年,宁夏石化公司进入人员快速更迭阶段,面对退休人员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好新老员工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和技术传承?如何培养后备人才?宁夏石化电仪部党委以“企业需要什么”“师傅擅长什么”“年轻人想学什么”的培训工作思路,强化后备人才培养“强基工程”。

破解方法“三师一徒”夯基固本

电仪部共有83名青年员工,占该部门总人数的31%。他们对新鲜事物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可塑性较强,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但他们存在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奋斗精神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引导青年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电仪部党委以“三师一徒”代替传统的“一师一徒”的培养方式,为每位青年员工分别指定技能导师、技术导师和思想导师。三位导师分别由岗位老师傅、部门技术员和部门党委班子成员担任。电仪部党委将“岗位师傅带徒”的技能培训升级为“技术员和技能专家带徒”的技术培训。在培养青年员工熟练掌握岗位专项技能的同时,部门党委班子成员注重思想引导,加强思想教育,以身边榜样的成长经历用心用情引导青年员工,帮助他们规划成长路径,切实增强集体荣誉感。

破解方法“双向选择”定向培养

电仪部党委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员工培养中,广泛听取老师傅和青年员工的心声,以“双向选择”的师徒互选模式,在提高师傅带徒积极性的同时,帮助青年员工找准自己的优势所在,更好地增强培训效果。

同时,电仪部党委结合部门缺乏“foxbroDCS系统”“继电保护计算”“电气调试”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实际情况,将“夯基础”的日常技能培训拓展为有针对性的“高精尖缺”骨干培养,给青年员工定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难度更大、责任更重的实践中尽快成长。

破解方法“个性培养”成长提速

电仪部党委有电气和仪表两个党支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两个党支部以员工的综合分析和全面考评为基础,制定“一对一”个性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因人、因岗、因材施教。两个党支部将生产装置作为人才培养的沃土,把电仪培训基地和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实操训练的依托平台,推出“以赛促练”“送课上门”“一点一课”“人人都是讲师”等培训方式。

两个党支部采用梯队培训方式,将青年员工分为“基础巩固”和“能力提升”两个梯队,采用动态排名制,将考评优秀人员列为重点培养对象,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氛围。

实施效果

通过推进后备人才“强基工程”,电仪部已有14位优秀青年走上了领导和班组长岗位。在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继电保护工程师专业竞赛、宁夏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等行业比赛中,涌现出张天旭、何亮、贾伟光、彭斌等业务过硬的优秀青年员工。

(艾艳采访)

关键词:

来源:中国石油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