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寻找感动石油人物⑦

勇闯禁区擒油龙


(资料图)

张金友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松辽勘探研究室主任

事迹简介

2009年以来,张金友一直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勘探工作。他带领团队用奋斗诠释使命,创新提出原位成藏理论,在我国陆相非常规资源新类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夯实油田接续发展根基。

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张金友一直从事非常规油气地质勘探工作。他带领团队创新提出原位成藏理论,在我国陆相页岩型页岩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夯实油田接续发展根基。

面对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这个世界级难题,国际大公司曾对这个区块作出了“很难实现规模突破”的论断。可是,大庆油田科技人员从来不轻言放弃。

“大庆油田没有退路,必须干!”2018年,张金友主动请缨,啃起了这块不被看好的“硬骨头”。

没有理论指导,也没有成熟的技术借鉴,张金友就带领团队从零做起:让20世纪80年代的老井“讲故事”,重看老岩芯、重翻老资料。记不清用废了多少个刷子,手裂出一道道口子,他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终于,他在直径只有头发丝1/500的孔缝里找到了石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页岩油分级评价标准,成功部署了该区块的第一口水平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并长时间持续稳产,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陆相页岩型页岩油“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一口井高产并不代表发现了一个大油田。非常规油的场面到底有多大、怎样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一系列问题还在等着我们回答。”张金友说。

在那段时间里,张金友白天跑现场指导随钻调整、晚上扎进实验室进行化验分析,一天睡不上3个小时是常事,甚至连梦话都是在找油。

经过246个日夜的持续攻关,张金友团队首次发现了有机质赋存状态与储油空间的关系,揭示了它的“前世今生”,研究成果获得2020年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特等奖,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2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面对压力,张金友带领团队用奋斗诠释使命。面对攻关初期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这个团队没有一个人当逃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大庆油田,像张金友这样的科技工作者,一直坚守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断指铁人”锻造“石油铁骨”

王尚典锦西石化公司维运中心车工首席技师

事迹简介

王尚典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出独有的测量手法,并自创和改进操作工具。每天成百上千次的练习,让他的右胳膊累到抽筋。他用挑战命运的勇气拼出了精彩的人生。

“我们石油工人都长着铁人的骨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锦西石化公司车工首席技师王尚典这句响亮的口号,让大家记住了这位来自中国石油基层一线的工人代表。

2000年,王尚典技校毕业后,来到锦西石化机械厂金工车间。仅一年,他就成为公司“车工状元”,并连续三年获此称号。2004年,他又代表集团公司参加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获得银奖。由于表现优异,他成为锦西石化“钻研技术、爱岗敬业”的青年楷模,那时的他只有24岁。

正在他信心满满地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2005年的一次意外让他的右手拇指粉碎性断裂。他被定为四级伤残,只能将左脚的第二个脚趾移植到手上,替代大拇指。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王尚典没有被残酷的现实击倒,而是选择了振作与坚强。他说:“命运为我关上了一扇门,我就靠坚韧不拔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为了能尽快回到车床旁,王尚典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出独有的测量手法,并自创和改进操作工具来配合这根新“手指”进行练习。每天成百上千次的练习,让他的右胳膊累到抽筋,王尚典咽下了在大家看来难以咽下的苦。经过7年磨炼,王尚典在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一举夺得全国车工冠军,成为辽宁省和中国石油首个全国车工状元。走下领奖台,王尚典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要想成为一名大工匠,除了精益求精、一精再精外,还要有挑战命运的勇气。”他深有感触地说。

2020年以来,他进企业、入校园,在十多个省区市宣讲交流50余场,反响热烈。他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希望劳模工匠精神能从我这里传承下去,就像当初师傅传给我的那样。”

“一名工人,能力再强也仅仅是个人的力量。如果发挥精神的力量,把身边更多的人凝聚起来、发动起来,相信就能让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兴盛起来。”王尚典说。

为生命加油的“蓝精灵”

马婷湖北销售武汉分公司宏图大道加油站经理

事迹简介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马婷所在的宏图大道加油站周围医疗救助单位集中。为保障救护车与医护人员出行用油,作为加油站经理的马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在站。在76天的坚守期内,她累计为金银潭医院服务300多车次,为方舱医院送油36趟。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马婷所在的宏图大道加油站周围有收治重症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容纳量最大的方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这让它成为了“离危险最近的加油站”。为保障救护车与医护人员出行用油,加油站坚持24小时营业。作为加油站经理的马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在站。

最初,救护车来加油时,员工们不知所措。马婷心里也发怵,不仅怕自己“中招”,更怕不能保护好员工。“加油站不能停啊,救护车还等着加油去救命呢!”她深知这个时候自己不站出来,就没法完成保障任务,于是她毫不犹豫地跑向救护车开始加油。在她的带动下,员工做好充分防护后,开始为救护车服务。

2020年2月4日,马婷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您好,请问你们能为武汉客厅方舱供暖送油吗?”详细了解情况后,马婷斩钉截铁地说:“行!”放下电话她才感到担忧:那里收治了大量患者,送油就意味着要与病毒近距离接触。最终,她还是选择了“为生命加油”。冲锋陷阵的不只有白衣天使,还有中国石油的“蓝精灵”!

为了降低员工传染风险,马婷决定自己承担送油任务。2月5日一大早,她和运输公司司机吴传胜全副武装奔赴方舱医院。卸油处在锅炉房,距离患者污染区不足10米,4000升的油输转需要50分钟。每次注油,马婷都高度紧张、浑身是汗。

2月10日,马婷像往常一样送油,刚把车停好,司机就发现锅炉房上方冒出阵阵白烟!情况紧急,马婷一边联系负责人,一边让司机赶紧将油罐车开到安全区域。经过检查,锅炉确实出现故障。马婷深知,油品输送的安全关乎方舱千百人的安危,绝不能麻痹大意!

在76天的坚守期内,马婷累计为金银潭医院服务300多车次,为方舱医院送油36趟。

随着天气变暖,方舱用油逐渐减少,马婷终于能抽出时间买买菜去看看爸妈。武汉被封控前的一周,站里忙得不可开交,封控后,又怕把危险带给家人,她50多天都没有回过家。虽然每天都能通电话,可她还是想见见家人,抱抱孩子。最终,她还是选择把菜放在家门口,没有进去。

“泥”博士的“硬”脾气

王磊磊渤海钻探泥浆公司钻井液高级专家

事迹简介

10年来,王磊磊痴心于泥浆处理剂改造,更痴心于各类地层的泥浆配比。如今,各种区块、地层、井型,只要有他的泥浆护航,钻头总能顺利到达目的层。他研发的四大钻井液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套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已在上千口井上应用。

“看到铁人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的时候,我的眼泪掉下来了。”作为中科院高分子化学材料专业的高才生,王磊磊博士毕业后,他来到渤海钻探,从事向往已久的石油泥浆工作。

熟悉王磊磊的人都知道,他这个“泥”博士的脾气很“硬”。10年来,他痴心于泥浆处理剂改造,更痴心于各类地层的泥浆配比。如今,各种区块、地层、井型,只要有他的泥浆护航,钻头总能顺利到达目的层。他研发的四大钻井液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套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已在上千口井上应用。

刚到渤海钻探泥浆公司,王磊磊就主动请缨,拿起背包,奔赴现场。

“师傅,我叫王磊磊。”他跟在师傅后面,不懂的就问。仅用半年时间,就成为能独立顶岗的泥浆工程师。后来,大家有什么问题,都爱问王博士。

王磊磊在基层一扎就是三年,让科研成果更接地气,让泥浆更加“顺滑”。他不仅成功解决了大港潜山高温井储层保护等影响钻井的50余个施工难题,而且创造了10余项施工纪录。

每天清晨,王磊磊5时20分准时坐上公交车,第一个来到实验室,经常又最后一个离开。同事打趣地说:“怪不得磊磊博士这么白呢,原来每天都不见太阳啊。”

王磊磊常说,越是困难的时候,就是离突破越近的时候。他和团队日复一日地做着看似枯燥的实验,完成了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授权发明专利15件,科技创收达21.32亿元。

2021年,渤海钻探选题立项,在全公司范围内设榜。为了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他成为“揭榜挂帅”第一人,领衔“三高一窄”钻井液体系升级项目。挂帅以来,他带领项目组成员每天盯在实验室、井场和生产车间,失败了就重来。

终于,五类8种核心处理剂诞生了。

随着成果的不断应用,青海油田柴平地区长水平段润滑问题解决了,大港油田千探地区高温悬浮问题解决了……现在,深海、极地等勘探新领域,正成为“泥”博士新的研发方向。

护航装置健康长跑

张鸿庆阳石化公司储运运行部主任、党支部副书记

事迹简介

工作30年来,张鸿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生产技术处副处长、运行部主任。他的部门变过、身份变过、岗位也变过,但他对石油事业的热爱从未变过。他在延安精神、南梁精神的激励下,在陇原大地书写着使命担当。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是大家对张鸿的评价。工作30年来,他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生产技术处副处长、运行部主任。他的部门变过,身份变过,岗位也变过,但他对石油事业的热爱从未变过。他在延安精神、南梁精神的激励下,在陇原大地书写着使命担当。

多年来,张鸿成功解决了多个制约装置安全平稳生产的技术难题,包括催化余锅系统憋压、蒸汽平衡困难、聚丙烯蒸汽回水不畅等问题,保障了生产装置平稳运行。

主持生产技术处工作以来,张鸿几乎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走进生产区,及时掌握工况信息,统筹全天的生产情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他的保驾护航下,公司装置长周期运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张鸿不断钻研,认真向先进企业学习,带领技术人员积极承担炼化行业新技术应用工业试验。无循环上流式液相加氢生产航煤技术、国Ⅵ标准清洁汽油调和组分生产成套技术、炼油系统催化剂研制开发与工业推广应用工业试验等,在他的努力下均取得了成功。特别是液化气深度脱硫技术工业试验成功后,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105万元。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公司16项新技术得到生产应用,8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成果完成省部级成果鉴定,解决了生产难题,助力提质增效。

张鸿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高大健壮。然而近年来,他的血压不稳定、腰椎间盘突出,这让他的步子慢了许多。但他从来没有停止前行,依旧每天在储运运行部罐区转悠,一转就是七八个小时。“提升指标、消除隐患、稳定生产”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他带领管理人员不断加大承包商管控力度,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保障了生产平稳运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作为一名普通的石油人,张鸿用他走过的路诠释了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优秀答卷。

一抹最美“石油蓝”

侯丽安徽销售蚌埠分公司五固片区驻点站副经理

事迹简介

侯丽自2006年选择中国石油开始,在营销员、计量员、加油站经理等不同岗位上奋发图强,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洒在三尺加油岛。在2023年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加油站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奋力拼搏,摘得个人金牌和团体铜牌。

侯丽自2006年选择中国石油开始,便将自己的满腔热血洒在三尺加油岛。她一直坚持在营销员、计量员、经理等不同岗位上奋发图强。在2023年全国石油石化系统加油站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中,摘得个人金牌和团体铜牌。

2022年7月,来自中国石油销售系统的128名优秀基层骨干齐聚都江堰,投入紧张而又艰苦的3次集训、7轮考核选拔中。参加这次大赛的选手大多是年轻有为的青年骨干,35岁的侯丽不占优势,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行。为了争取更多的训练机会,侯丽主动加练到凌晨两三点,早上6时起床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体能训练。

侯丽每天早起的时候,湖边只有一钩弯月的微光为她照亮,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她早起训练的决心。集训期间,她书包里常备咖啡和红牛,白天红牛提神,晚上咖啡续命。三次集训让她足足瘦了12斤,同学和教练都劝她要劳逸结合。她微笑着回答:“勤能补拙,我只是想做得更好一点!”

其中一项比赛内容是便利店陈列,别人都是戴着护膝练习,侯丽基本上都是跪着练出来的。她怕戴着护膝整理货物会产生依赖,影响最终比赛成绩,坚持不使用任何辅助工具。加练时间长了,她的膝盖疼得跪不下去,腰也疼得直不起来,即使身上贴满了膏药她也不叫苦。因为集训受伤次数多了,化瘀膏药她都用出了经验。

大赛结束后,她第一时间与家人分享获奖的喜讯,孩子们通过手机视频对妈妈竖起了大拇指:“我的妈妈是冠军!”由于侯丽工作繁忙,家中孩子一直都由侯丽的母亲陪伴、照顾。孩子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放学时,妈妈可以接他们回家。

侯丽说:“多年来的工作经历让我懂得了勇气与担当,学会了坚毅和勇敢,也终于理解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精神。这不只是写在墙上的标语,更是老石油人对我们青年一辈的谆谆教诲。”她期盼着未来能与石油人一起奋进,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

来源:中国石油报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