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机器人“闯”出大世界

图为观众观看“机器人大世界”里展出的机器人产品。 李忠明摄
开栏的话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从科技创新高地到乡村振兴一线,从生机勃然的碧水青山到韧劲十足的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在神州大地蓬勃跃动,为今日中国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即日起本报推出“活力中国调研行”,多路记者将奔赴各地区各行业,以脚步丈量神州热土,用镜头记录奋进征程,和您共同见证科技创新点燃的星星之火,聆听降碳减污、新绿破土的澎湃交响,一览城乡融合发展的壮阔图景,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调研不仅是观察,更是思考。通过一线走访、对话专家与数据解析,我们还将和您一起观察普通人的奋斗如何汇聚成时代洪流,思考新时代的中国何以能在全球大变局中稳舵前行,共同解码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敬请关注。
哨声响起,主罚任意球的“前锋”果断出脚,足球划出一道漂亮的“圆月弯刀”,越过“人墙”直挂球门远角得分……这一幕并非出自大洋彼岸正在进行的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赛事,而是来自北京亦庄的机器人足球赛场。负责罚球和防守的“球员”,都是由中国团队开发的机器人。
“去年,机器人还只能把球踢起来15厘米;如今,机器人已经能完成这样一个完整漂亮的罚球动作。这是近几年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的一个体现。”6月17日,在“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活动上,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昊介绍了企业的最新成果。
坐落于亦庄机器人产业园47号楼的“机器人大世界”是一座全品类机器人展示中心,里面的展品证明了程昊所言非虚:过去10年间,每年问世的代表性机器人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都实现了显著突破。这里展示的一批机器人,包括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通用母平台“天工”、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钛虎机器人的T170A“墨翟”以及优必选Walker S等,正是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随着功能拓展与性能提升,机器人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厂、药房、仓库、球场等多种场景中,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
“机器人半马让我们成功‘出圈’,今年6月,我们的N2机器人订单量已突破1000台。”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哲源感慨,机器人不断解锁的全新可能性,已经被越来越多人看见。
姜哲源说,企业今年3月正式入驻昌平未来星科能源谷智造产业园,得益于该区完善的产业配套政策与空间培育体系,企业仅用3个月便具备了批量化生产能力。
为了让机器人企业更有“闯劲”,北京市推出一系列重点扶持举措。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处副处长梁洪郡介绍,北京市财政出资设立百亿级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协同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密集布局,形成了覆盖早期研发、中试生产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投资格局。同时,北京市整合产业资源,组建了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以及国内首个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持续打造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梁洪郡说,2023年以来,北京市已推动199种创新产品在134种场景实现应用落地,覆盖工业制造业、商业服务、教育、医疗、农业、园林等11个领域。
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产品已经率先在特种危险作业、物流分拣、无人零售等场景批量应用。越来越广阔的世界,正在向机器人打开大门。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科技互联网排行榜
-
2022-08-11 14:10
-
2019-03-05 11:40
-
2019-03-05 11:39
-
2019-03-04 11:42
-
2019-03-04 11:41
科技互联网热门推荐
-
2022-08-11 14:10
-
2019-03-05 11:40
-
2019-03-05 11:39
-
2019-03-04 11:42
-
2019-03-04 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