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综合资讯 > 网络快报 »正文

左拥梅西右搂鹿晗,为何腾讯却与世界杯直播权失之交臂?

网络快报 来源:天极网 adminyang 2018-05-30 12:03:26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今天,优酷正式宣布:成为2018世界杯央视指定新媒体官方合作伙伴,并拿到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包括赛事直播、视频点播、赛场花絮等多项权益。

  优酷“悄无声息”的成了国内三家主流视频平台中唯一拥有本次世界杯直播权的平台!关注世界杯的网友的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腾讯?

  

  

  确实,腾讯这两年通过各种天价版权,已经在各大体育赛事中“圈地”成功。为了“备战”世界杯,也是“最苦最累”的那一个。

  早在联合会杯的时候,腾讯就已经瞄向了世界杯,渴望着真正的“蛋糕”。而时针调拨回去年,从去年12月开始,腾讯就陆续公布了由11名世界杯参赛球员组成的“企鹅战队”。世界杯期间,腾讯将会围绕梅西、苏亚雷斯、德布劳内、阿扎尔、J罗等11名球员制作独家内容。

  此外,今年4月,腾讯体育又宣布了“超级企鹅足球名人赛”的策划。这个活动延续了腾讯通过明星带动流量的做法,由鹿晗、皮尔洛、内斯塔等人领衔的阵容将参与6月2日在上海举行的比赛。

  

  

  腾讯的意图很明显,继续通过娱乐资源来带动流量,让体育赛事更花哨,更好看。但为何,与志在必得的世界杯直播权失之交臂?

  简单来说,现在的体育比赛直播,观众已经不在满足得到一场普通、正常的体育比赛。如何让自己参与其中,进行互动是首要诉求。一直尝试着各种体育营销和明星跨界的腾讯体育并没有错,但错在,腾讯体育的跨界路线是否足够清晰?

  腾讯和其他视频平台不同,仍然专注体育比赛的报道,然后通过吸引高预算的金主来进行体育营销,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纯广告”既不利于用户拉新也不利于营收增长。

  用户累积缺乏黏性,腾讯跨界优势被削弱

  

  

  在篮球上,腾讯率先进行线下布局,通过吴亦凡领衔的超级企鹅练球名人赛圈粉迷妹。但是体育+娱乐,不是体育用户和娱乐粉丝的1+1数学题。腾讯花大价钱请来娱乐明星,通过明星带来粉丝关注,但靠什么来吸引泛娱乐用户的长期黏性?

  如果说,NBA因为超长的赛期,足以让腾讯“试错”。那么对于四年一届,在密度高、时间短的世界杯赛制里,腾讯的优势被大大削弱。

  世界杯和NBA最大的不同在于,如何短时间尽可能将世界杯各项价值吸取干净。这个时候,布局体育生态的优势明显优于媒体要塞,因为从比赛内容到视听体验,都没有太大的差距。哪一个更能高效发挥世界杯体育营销价值,哪一个就能胜出。

  很显然,腾讯尽管布局较早,但其娱乐化、年轻化的“尖刀”一开始就没插对地方。

  消费转化是核心,腾讯现最大短板

  

  

  其次,作为全民性的狂欢盛事,世界杯究竟需要去拉新谁?腾讯长期背靠腾讯生态,在社交化的布局上的确有着明显的优势。再通过娱乐明星的个人号召力,对于泛娱乐年轻用户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吸引之后呢?只是观看一场或一届比赛,然后迅速退却?腾讯最大的短板在于:消费。腾讯本身不具备消费的直接转化,纵然拥有极高的社交基数,但对于真正具有消费力的潜在用户缺乏吸引力。那么,用户增长没有清晰的目标,世界杯的产业价值就没有长尾效应,那么无论是央视还是世界杯,为何要选择腾讯体育?

  这一切,看似意料之外,其实早已注定。据传,腾讯都已经打着世界杯直播的名号去招商30个亿了,如今与世界杯直播失之交臂,腾讯的脸往哪搁?!

广告06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