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下的巡检
4月15日16时,刚接完晚班的杜勇和韩志峰来到白天新投产的二氧化碳三相分离器旁,随后仔细检查现场生产参数,熟悉生产流程,随后立即开始今晚的第一项任务——投运加药装置。
韩志峰和杜勇是冀东油田南堡作业区第五工区集输班员工。加药系统关系着注水水质的好坏,为了实现“注好水、注够水”,与“药”作战成为每一名集输人的使命。他们每天加药、配药、调节药剂浓度,以求用最经济的药剂达到最好的水质效果。
加药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力气活。韩志峰和杜勇将加药间里一桶桶40公斤的药剂搬运到三轮车上,拉到二氧化碳三相加药罐前,慢慢卸下,再扛起药桶登上6级台阶来到加药平台,缓缓将药剂倒入加药罐。如此往复,当两个药罐加满,他们已经来来回回搬运21桶。18时,春意料峭的傍晚,穿着薄工装的两个人喘着粗气,涨红的脸上布满细密的汗珠。
“今晚咱们得辛苦一下,新设备的‘脾气’咱们得把它摸准了。”正在调节加药泵开度的韩志峰跟杜勇强调。他们心里清楚,不仅仅是水质,来液温度的调节、仪表参数的准确性等都需要仔细检查。
漆黑的夜里星光点点,井场上抽油机的声音和机器的运转声不绝于耳,在静怡的深夜莫名地让巡检的人心安。23时,新投产的设备管线间一道耀眼的手电光在压力表、液位计和各仪表设备前停留,杜勇正蹲着身子仔细查看参数。这已经是他今晚第8次巡检。
“小韩,二氧化碳三相流量计过滤缸前后压差不正常。”刚巡检完还没有坐稳的韩志峰收到消息后,立即带上工具赶到现场。杜勇已经将流程倒运完毕,他们迅速投入抢险。放空、拆卸螺栓、清理过滤网、安装,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恢复完流程,两人待在原地观察无误后,才提步返回。夜越来越深,暮春的夜晚凉风习习,两人紧了紧身上的棉工服,又匆匆走向下一个巡检点。本报记者杨军通讯员周利
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能源环保排行榜
-
2022-01-28 14:31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能源环保热门推荐
-
2022-01-28 14:31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
-
2018-09-28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