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大连化物所用高能紫外激光解离质谱解析蛋白质识别机制


(相关资料图)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南方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193nm紫外激光解离—质谱装置成功解析了免疫共受体CD28磷酸化胞质端与激酶PKCθ的C2结构域识别结合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Chemical Biology杂志。

CD28是T细胞中关键的共刺激受体,能够调控T细胞的发育、分化、代谢、迁移等生理过程。因此针对CD28的阻断药物可以避免T细胞的完全活化,从而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此外有研究表明抑制CD28的信号转导还可以下调T细胞的肿瘤免疫应答反应,因此CD28已经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CD28的信号转导依赖于其胞内区的41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含多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目前CD28胞质端酪氨酸磷酸化激活引起的下游蛋白识别结合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团队利用光亲和质谱法发现CD28磷酸化胞质端与激酶PKCθ的C2结构域特异性结合。在此基础上,利用193nm紫外激光解离质谱对C2结合前后进行了全序列覆盖位点光解离效率的差异分析,发现了光解离效率显著下降的三个关键结合区域和核心识别位点K49、H63、R68。

紫外激光解离(UVPD)技术具有独特和高效的裂解模式,在自上向下(Top-down)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UVPD可直接激发非变性蛋白质骨架共价键至高能态引发高效解离,激发解离速率提升6个数量级,位点解离效率和碎片离子产率与其局部非共价作用和微观结构密切相关,通过碎片离子和解离产率分析可同时获得蛋白质序列和结构信息。

目前,193nm紫外激光解离质谱尚未商品化设备。而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搭建了193nm紫外激光解离-高分辨质谱装置,因此在免疫共受体CD28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编辑点评:科研仪器是进行科学研究必要工具,科研仪器的技术水平决定了科学研究能够向前沿探索的深度。一旦仪器的性能能够满足要求,现有的研究课题就有可能突破瓶颈,取得新的进展。如本项研究成果,正是因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搭建了193nm紫外激光解离-高分辨质谱装置,才能实现免疫共受体CD28磷酸化胞质端与激酶PKCθ的C2结构域识别结合机制解析。

关键词: 化学物理 碎片离子 信号转导

来源:化工仪器网
编辑:GY65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相关词